|  兒女,就像大樹飄散的種子,落地生根,再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馬卡連柯說:“父母培養子女,必須拿出自己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 但現實總是殘忍的,總會有那麼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看不到父母的愛意,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更別提孝順父母了。 要想看出子女是否孝順,其實很簡單的。從兒女對你說的話,就能看出兒女是否孝順。兒女對你說過四句話,是對父母不孝順的信號,要警惕。   01、理所當然索取:你想看著我餓死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取之不盡的愛意,也沒有用之不竭的物質。任何東西,超出了它可以承擔的能力之外時,就會開始走向毀滅。 父母對子女的愛,也是這樣。 父母,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平凡的身軀,裝載著有限的能力。 
像王貞治說的:“父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發現本人適宜於什麼的機會就可以了。至於他今後究竟如何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則完全取決於本人的努力。” 不孝順的子女,習慣於“啃老”,作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卻不想靠著自己的雙手賺錢,理所應當地找父母要錢。 如若父母沒有能力,或者不給,他就會理直氣壯地說“你想看著我餓死嗎?” 那些一味索取的孩子,心裡是看不到父母的艱難的。 對他們而言,榨乾父母的最後一點精力,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對父母根本不懂得感恩,更不會孝順。   02、父母病倒後:爸媽,我很忙小時候,父母總是嘔心瀝血地照看著子女,總是在不斷地燃燒自己,照亮著孩子,無非就是希望他們可以茁壯長大。 可是,有的兒女長大後,對於父母卻是不管不顧。 在父母眼裡,天大地大不如自己孩子的平安大。他們總是願意放棄一切來投入到子女的身上。 反觀長大的孩子,卻很少能夠做到在父母生病時,第一時間趕到他們的身邊。 那些,不孝順父母的子女,哪怕彼此之間的距離再近,也會以“我很忙”來作為藉口,隨意地打發父母。 更有甚者,連一個及時的電話都不會打給父母,對他們漠不關心,真是讓父母寒心。 父母病了,都不願意抽出時間,去陪伴,去照顧的子女,無疑就是不孝。   03、對父母的索取:你們的錢,就是我的從古至今,好像父母都是在不斷地為自己的子女謀劃著一切,類似於“父母的就是留給你的”的話語,也在大家心裡根深蒂固了。 記得之前一則新聞報導,講的是一個父親將自己的女兒送到了國外留學,自己一個月一萬四的工資,就會打給女兒一萬一。 但是,時間一長,女兒就開始變得越來越不知足。 在得知父親給不了她滿意的生活費之後,竟然開始在網絡上“指責”自己的父親,將父親的身份信息全部發到了網絡平台之上,企圖讓眾多網友去攻擊他。 最後,這個父親選擇了與女兒斷絕父女關係,才讓她清醒過來。 不孝順的子女,會經常對父母說:“你們的錢,就是我的”,對於父母,只有盲目地索取,從不表示感謝。 遇到這樣的子女,要管好自己的錢,讓他去吃苦,他才會知道,父母對他的好。   04、有了媳婦忘了娘:媽,你回鄉下住吧!孝順的兒女,會和父母並肩成長,創造出一片屬於大家的森林;不孝順的兒女,會把父母當作自己的營養瓶,無情地剝奪父母的養分來供給自己。 小的時候,孩子總是依賴著父母,覺得父母就像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可是,一旦長大之後,就會將父母拋之腦後,沒有所求的時候絕對想不起自己的父母。 很多子女,要求父母為他們買房買車、出彩禮,可是等到婚後,就會開始嫌棄和他們一起生活的父母,心裡想著讓他們回到老家生活。 他們看不到,年邁的父母獨自生活在鄉下可能會面臨的風險;他們也看不到,父母臉上受傷的神情。 自私的孩子,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卻從沒想過,如何陪伴父母,如何照顧父母。   結語一個人的一輩子,有多少時間是在為自己而活呢。
正如《寶貝,寶貝》裡面寫到的:“有了孩子,這個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甦醒了,一下子把我們變成了忘我舔犢的傻爸傻媽。” 一旦成為了父母,那就走上了一條奉獻的道路。但是,在變老的路上,也要多為自己考慮。 當兒女不孝順時,那就多為自己鋪路,多為自己打算,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體面一點。 -END- 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KDzwbSKSzWZwMERI07_9doY900mdQJy87VHlRvkiDp8/?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