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越來越近了,大街小巷開始張燈結彩了,特別是商場、服裝店、髮廊等場所,熙熙攘攘,而喜慶的歌曲也響徹了整個大街小巷,特別熱鬧。
 此時此刻,人的心情總是很浮動的,
 一是被喜氣的氛圍所感染,二呢口袋裡沒多少銀倆又很怕過春節。
 生活總是這樣,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些時候總是一邊歡喜一邊愁,過好每天才是真的幸福。
 
 
 再回首,小時候的所有的一切,於心間漫延,湧上心頭的,都是暖暖的幸福感。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不僅有新衣服穿,還有好東西吃,特別是零食,
 雖說是一些小糖、花生、瓜子之類的,但也很開心,最主要是平時很少有得吃。
 
 特別是年初一,給叔叔阿姨們拜年,準能逗到一些利息紅包。還有呢,
 一群小伙伴們相互串門,三五成群,買幾包小鞭炮,不時地扔幾個,
 把鄰居家平時兇巴巴的小土狗,都嚇得不夠探出半個腦袋來。
 可以說,每個人小時候的那些記憶,在腦海中總是那麼美好和浪漫。
 而人也總是喜歡將它放在心底,當寶貝珍藏著,
 到了一些特別的日子,不時拿出來細細品味下,那感覺令人心醉。
 
 
 想如今,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到中年,過春節時不再有兒時那種激動與喜悅,不管有錢還是沒錢,總是感覺過春節就是一種生活的擔當,更是一種責任。
 如今很現實,出門在外謀生不容易,很多時候,
 人們總是每天早出晚歸,賺點辛苦錢,還蝸居在城市的角落裡,省吃儉用,
 而生活也難免出現些坎坷,真是家家有難唸的經、幾家歡喜幾家愁。
 
 特別是每當春節臨近的時候,人的思鄉心徹,有時因為好多的原因都不能回家,
 不能與親人一起過年的感覺是很獨單的,特別是除夕晚上難於入睡,
 那不時的鞭炮聲讓人勾起無數的思緒,不遜於一壇烈酒的衝擊。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管工作或生活有多忙,不管混得好不好,在新年之時,一定要給家人打個電話,
 報個平安,拜個新年,這是一種人之常情,也是一種為人兒女的責任。
 
 
 其實,過年是個喜慶的日子,但對於一些底層的人們來說,卻有太多的無奈,甚至成為了一種精神的負擔。
 比如本來按部就班工作,收入也不高,但由於春節期間形形色色的禮節和習俗,
 把本來平靜的生活都打亂了,生活頓時緊張的疲憊不堪。
 
 特別是一些地方喜歡攀比的心態還很嚴重,
 一些人咬牙也要用錢爭面子,就算是打腫了臉也要充當胖子。
 人到中年了,不當父母不知柴米油鹽貴,生活也遠遠不像我們期望那般,
 漸漸的過年也就不再渴望孩提般的感受,人也慢慢的品出另一種生活的滋味。
 當然,人都喜歡過年的,不管有錢沒錢,但還是很喜歡,喜歡它的前奏,
 因為帶著渴盼,喜歡它的過程,因為它與眾不同。
 
 
 年近了心更近了,有一種願望叫常回家看看,春節臨近,無數的人們,流動在祖國大地上。父母是碗,我們是湯,沒有碗,湯放在那裡。
 家是人一生身心靈魂的港灣,是一個人的根,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地位高低,無論你貧富,無論你有多忙多累,
 在過年時別忘了回家看看自己的親人,就算真的沒空,也一定不要忘記打個電話回家拜個新年。記得,那是一種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