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需要富養自己。道理很簡單,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呢?確實需要深度思考。
《說文》有言:翻,寬也。
人生越來越寬大,說明財路寬,心胸寬,海闊天空。其根本就是用好一個“翻”字。
顯然,一個人要富養自己,做好“翻”的文章,就夠了。
01.翻書,養智慧。
閒來無事,翻書看看,能夠讓你學到什麼。也許當時沒有什麼感悟,當時開卷有益的說法,不容忽視。
漢獻帝時期,有一個叫董遇的小伙子,靠打柴為生;常常撿稻穗維持溫飽。
任何時候,他都拿著儒家的書,忙裡偷閒讀幾頁。哥哥笑話他,太迂腐了。他卻不以為然,繼續讀書,終於成為了學者。
因為家裡窮,交不起學費,因此沒有老師願意教他。他給自己勇氣:“必當先讀百遍。”
時間上,他非常肯定地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三余讀書”的典故告訴我們,誰都有時間讀書,都能學有所成,只是我們翻書的頻率太低了。
口口聲聲說要富養自己,但是找不到方法,也沒有豐富的頭腦,就變成了誇誇其談。多讀書,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錯。並且你認知多了,隨時可以抓住機遇,改變命運,朝著富貴出發。

02.翻臉,養情誼。
從字面上看,翻臉是一個貶義詞,可以讓我們想到一張難看的臉。
其實,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的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請到生命裡來。做社交的減法,是必不可少的。
事實也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真心對你好,哪怕是翻臉了,仍舊可以繼續交往。經過翻臉,會進一步認識彼此,從而形成更好的協作。
《西遊記》裡,孫悟空遇到幾個妖怪,還裝扮成可憐巴巴的“老實人”。他毫不猶豫就打敗了妖怪,但是唐僧認為是濫殺無辜,把孫悟空趕走了。
師徒翻臉了,孫悟空很沒有面子,回到了花果山。但是他時刻都想著唐僧的安慰。之後,唐僧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孫悟空更加信任了。
那些一直討好別人的人,迷失了自己,還說阿諛奉承的話,把別人也帶歪了。臉色好看,反而是害處。
該翻臉,就翻臉,身邊的人不多,但是情誼更好了。這就是少而精的智慧。
03.翻身,養運氣。
我們經常鼓勵別人:“別怕,打個翻身仗就好了。”
可見一斑,翻身的事情,不僅是身體在運動,還是人生在朝前面走,是勇敢地接納明天,應對一切。
從動彈不得,到翻身自如,說明一個人的運氣越來越好,路可以走得非常平穩。
翻身,還可以理解為“東方不亮西方亮”。朝著東邊走,錯了,那就調整過來,往西方走,避免南轅北轍的錯誤。
越王勾踐,和吳王大戰幾個回合,一敗塗地。他不得不帶著范蠡,去吳國做奴隸。
經過多番努力,吳王把勾踐放回了家。
臥薪嘗膽多年,勾踐抓住吳王去北方征戰的機會,一舉消滅了吳國。留下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傳奇。
如果說越王運氣好,那麼我們就應該看到他努力翻身的行為。
很長時間,他都抬不起頭來,身體是拱起的。但是他沒有氣餒,而是重新站起來了。
冬天時,一株月季,奄奄一息了,但是到了春天,又開滿了花朵;小船被風吹翻了,但是經過努力,又翻過來了,繼續航行;穀子熟了,彎下腰,但是來年春天,穀子變成了種子,又挺直了身體。
好運氣,不過是反复折騰時,抓住了機遇;是人在低谷時,還有上坡的勇氣。有了運氣,人生就順風順水了,不怕不富。

04.翻新,養格局。
俗話說:“人生如棋局局新。”
又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富養自己,不是讓自己有足夠的財富,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也不是停留在某個地方,坐等變老。人要一直推陳出新,迎接明天的新的太陽。
活在當下,又能展望未來,這就是格局。因此,翻新自己,能夠走得更遠。
春秋時的晏子,有一段時間被齊王厭恨和排擠,他主動退隱,到海邊種地。新的生活,讓他更加自由。
周公輔佐周成王時,被大臣們認為,這是權力過大的體現,可能會越俎代庖。他果斷決定,放棄攝政的權力,隱退到鄉野。
晏子、周公,退隱之後,都被重新啟用了。這是以退為進的大格局。
欲成大事,就不拘小節。你若是執迷某一天,就會弄丟明天,無法融入新時代。
翻新自己,每一天都是新的,不管發生了什麼,遭遇了什麼,還是弄丟了什麼,都沒有關係,畢竟明天還有希望,好戲在後頭。
你今天的投資,決定了明天的狀態。你靈魂的高度,決定了人生能走多遠。
因而,我們在過富足的生活的同時,記住林清玄的一句話:“人生不過就是這樣,追求成為一個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靈氣的自己。”有一個商人,因為生意出了岔子,急得團團轉。他找到禪師,討要解脫的方法。
禪師請他喝了三杯茶——冷水泡茶,溫水泡茶,沸水泡茶。
禪師問:“哪一杯茶有香味?”
商人說:“沸水茶。”
禪師笑了:“水開了,茶葉沉沉浮浮啊。”
商人頓時就坦然了。
又想富養自己,又想一動不動,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富養,是生命的運動,是翻來覆去的功夫。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s4kQlEpRnIRb-ZJZ8YsNf-g9j3C8dW78VmMW6pm9pdE/?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