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有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人中龍鳳,有吟吟低語陰險狡詐的社會蛀蟲。
在社會中闖蕩久了什麼樣的人都能遇見,有能影響你一生的貴人,也有讓你深陷麻煩的小人,社交,意為與社會交往。
所謂的闖蕩社會,其實就是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當你能在社交中游刃有餘,能看透種種人心,你也就掌握了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主動權,能想人之所想,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與青睞,在人生旅途上行遠致勝。
人們對於財富的概念總停留在數字上,以此來衡量一個人的實力與潛力。
比如某某今年掙了多少錢,又買了些什麼大件等等,這樣的思想說來庸俗,可也無限貼近現實,真正賺大錢的往往謙和有禮。
有句話叫“窮山惡水出刁民”,貧窮與富貴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性,令其忘記初心走向罪惡的道路。
窮者愈窮,一些在貧窮世界中掙扎的人反而看不清現實,憤世嫉俗的他們總喜歡抬槓,習慣於“反抗”這個世界。
想爭取地位,吸引注意
這個社會的現實之處就在於,大部分人都對錢趨之若鶩,人們都習慣於尊重有錢人、靠近有錢人,餐桌上的美酒,自然是先敬有錢有勢之輩。
經濟情況不太好的情況下,本該埋頭苦幹保持低調,而有的人卻覺得,越是得不到尊重越要直接吸引註意,於是就喜歡抬槓,找存在感。
抬槓也就是唱反調,這個世界本就是辯證來看的,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也就是說,若是一個人非要唱反調,他總能找到“突破點”,反駁別人的目的在於獲取認可,而“糾正錯誤”與“抬槓”是截然不同的。
別人說話有錯誤或是缺漏我們予以糾正,這是完全可以的,而“槓精”們就曲解了這一點,將抬槓當成了糾正別人的錯誤。
好比於你說地球是球體,他卻要說世界上還有認為地球是方的,又拿“眼見為實”來說事。
這樣的人,我們實在是“無言以對”,這是認知的偏差,也是思想的問題。
內心自卑,生活低迷
愛抬槓的人還有一個心理,那就是渴望得到認可,內心比較自卑。
這些當然可以由“窮”來導致,人若是在窮的狀態中循環往復,生活質量會降到最低,同時心態也會變得低迷。
這會令人生出一些“惡相”,變得狂躁、易怒、逆反,憤恨這個社會、厭惡這個世界,成天怨天尤人。
你會發現,與這樣的人交流是費勁的,更不用說與之聊天,你說一句他可能要回懟十句,且盡是反問句,常說的比如“你怎麼知道?”、“你憑什麼說?”。
他們怀揣著對社會的厭惡在生活,對這個社會的人自然充滿敵意。
愛抬槓的人都會有一個共性——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那必然要槓上一槓,在他們眼裡所謂的辯證法是維護自己觀點的有力武器。
自卑的人要么不敢接觸這個世界,要么咋咋呼呼地走進這個世界,說話極其大聲,與人聊天也恪守己見,不會接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窮在心態,而非財富
人們總是以錢的數量來衡量一個人的窮富,其實真正的窮與富在於心態,而不在於那些生硬的數字。
什麼才是富?有人說,要掙到一千萬才是富!
可你的人生並沒有就此打住,人生的終極追求在於讓自己幸福,這可以不花一分一毫錢便可以達到,當然,有錢確實能讓人變得幸福。
當一個人的積極心態開始匱乏,他就容易產生消極懈怠的情緒,當心態一直處於低迷,無論是錢財方面還是生活質量方面,都不能滿足基本需求,心態的窮帶來錢財上的窮,也讓一個人變得敏感急躁。
愛抬槓的人往往都窮在了心態,心態上的狹隘令其容不下異己者,或者說將抬槓當成了一種習慣。
他內心本無定性的看法,可當別人發表了觀點,他就要站到對立的一方。
抬槓的人心胸狹隘心性敏感,對於這個世界充滿了敵意,同時自身找不到突破口,妄圖以抬槓來吸引註意。
結語:
不能說沒錢的人一定愛抬槓,有的人生活拮据但精神上的財富卻堪比大商大戶,只是說,一些長期處於貧窮狀態的人,因為心態發生了改變而變得愛抬槓,這是無疑是一種惡性循環,也是一種病態心理。
愛抬槓的人喜歡處處設立戰場,如今發達的網絡時代,網絡上的槓精數不勝數,他們喜歡到處與別人抬槓,希望在這上面找存在感,贏不了生活就在抬槓上面“勝人一籌”,這樣的爭論毫無意義,反而會加重內耗。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w0t0D4SMiGuvwt4S3FAXZnV-SpvboB9macqKvSiupz8/?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