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為政》中闡述了關於各個人生階段應有的思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其中,“六十耳順”意為:人到了六十歲就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
講得再簡單一點,人這一生,年輕的時候有再多的宏圖大志,有多麼的倔強不服輸,到了六十歲,都應該變得比較“中庸”,明白人生的無奈,接受這一生注定要如此平凡。
人到六十,歷經歲月蹉跎,歷經生活的洗禮,幾十載下來,絕大多數人已經成為或者即將成為所處家庭中最年長的人。
兒女均已長大成人、成家,正常來講,六十歲的人已經被賦予了爺爺奶奶的身份。
這個時候,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關鍵,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爭取做“話事人”,可以說一不二,但此時的你,要接受自己的很多想法已經落伍的事實,也真的要學會“讓權”。
人奮鬥一生為何,為夢想,為權勢,為財富。
無論最後你有錢沒錢,生活質量如何,即使窮困潦倒,或者大富大貴,最後都要回歸家庭,回歸自我。
特別是人過六十之後,退休之後的生活,更應該活得年輕。
六十歲人的身體機能已然開始退化,然而一個人年輕與否,要從客觀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綜合來看。
所謂“老頑童”,就是把自己越活越年輕的老年人,人過六十歲之後,讓你顯年輕的生活方式,只有四個字:“及時行樂”。
六十歲之前,若你只享受當下的快樂,不追求長遠的生活,那被稱一生“鹹魚”不為過,因為你的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
但若是到了六十歲,還不懂享受當下,依然放不下自己內心的執念,那剩下不多的人生里,你一定會很快就感受到“後悔”二字。
說真的,想活得年輕一些,不是勉強自己在人生的晚年去坡博,及時行樂是一種不錯的活法。
拋下煩惱雜念,回歸自我
人過六十後,已經不是這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已經退居二線的你,應該懂得何謂“退休”。
此時的你,退出複雜的社會環境,逐漸簡化自己的社交,簡化個人的生活,不要再為那些年輕時期的理想、目標活得那麼累,逐漸回歸自我、注重個人生活狀態的積極向上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人到了六十歲仍然是各種操心,家裡的大事小事,兒女們的各種事務,朋友們的各種“疑難雜症”等等,凡事都放在心上,啥事都要管,忙活個不停卻並未得到想要的讚譽。
要知道,六十歲以後即為老年,應該要有老年生活的樣子。
回歸自我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想想怎麼把自己過得舒適,這樣其實正是給子女們減輕壓力。
步入中老年,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尤為重要,要注重自己的生活狀態是否健康,其次則是拋開雜念——不要各種操心。
兒孫自有兒孫福,年過六旬之人,照顧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人生過半,且行且珍惜
人類的壽命長也不過百載,六十歲之齡,人生已然過半,日子過一天即少一天,珍惜當下尤為重要,畢竟未來的日子基本已成定數。
虛度光陰在任何人生階段都是可怕的,對於年過六旬的人來說,越是虛度光陰,日子也就過得越快,對於個人的心理上來說,就覺得自己老得越快。
不少人都感嘆自己突然就老了,回望過去,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彷若昨日,珍惜時光是不老的前提,虛度光陰只會讓時間悄悄溜走。
但你要明白,自己已經六十來歲,剩下的時間應該怎麼過,才能讓後半段人生充實且有趣。
在年輕奮鬥之時一心紮根事業,對於家人、親友都或多或少有些虧欠,放眼當下,人奔著古稀而去,又有多少時間去陪他們?
珍惜與你在一起的人,珍惜讓你幸福快樂的事,不要老是懷念過去的激情,也不要總傷感今後的生活,立足當下才是真理,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
及時行樂,享受人生
陪伴過老人的人都知道,老年人越老就越像個孩子,有時候哭鬧蠻不講理,有時候的快樂又很簡單。
人貴在有一顆童心未泯,人之將老,越發地應該及時行樂,將自己最本質的快樂的追求拿出來。
所謂年輕時“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而人到六十就應該是“再不瘋狂我們就沒了”。
及時行樂,每個人的樂趣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帶帶小孩,享受兒孫繞膝天倫之樂。
有的人喜歡閒情雅緻地下下棋、釣釣魚,有的人又喜歡讓自己再發光發熱,獲取快樂的方式真的太多太多。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越是“近黃昏”越是要及時行樂,無論是追求自己的愛好,還是回歸家庭,都是讓自己提升幸福感的好方式。
不少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老去,非要與歲月抗衡,與其抵抗歲月,倒不如接受這場美妙的夕陽,怡然自得地享受天倫之樂,也是人生的浪漫。
情感課堂:
人生能有幾時樂,對於年輕時代的人來說,娛樂僅僅是工作的間歇,放鬆是為了更好地投身事業。
年輕人其實不應該有“及時行樂”的想法,而是狠狠逼自己一把,去拼一個讓自己的晚年可以很輕鬆的人生。
可對於退休後的中老年人來說,及時行樂就是最好的“返老還童”。
時間不會等待誰,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富商巨賈,終有老去的那一天。
宏觀上的快樂是人生奮鬥的導向標,人之將老,又為何要勞累地度過剩餘時光,心態上放鬆、看開,就及時行樂,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樂趣,你會發現,你真的越活越年輕了。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w0t0D4SMiGuvwt4S3FAXZnV-SpvboB9macqKvSiupz8/?source=tuwen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