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樣的人屬於「有錢」人?
比如通過傳統生意積累起大量財富的人,比如父母留了一筆財產的人,比如靠拆遷了一筆巨額賠償的人,比如手裡有幾套房子的人等等……
有錢的人是「儲錢罐」,而會賺錢的人是「印鈔機」。能賺錢的人,在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隨時靠能力去取。而有錢的人,每花一分就少一分。
比如父母給你留了好幾棟房子,或者留了一大筆錢,或者有了意外之財,那麼你最多屬於有錢的那一類,你每天花錢,照樣會感到恐慌。
值錢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比如你去找一份工作,人家給你開出百萬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錢;
如果人家每個月只給你開一千元工資,那就表明你還不夠值錢。
有錢和值錢是兩個概念。
來看一下這兩天流傳的段子:
據說現在的北京、深圳是這樣的,遍地都是千萬富翁,住著千萬的房子,騎著自行車,擠著地鐵上班,領著萬元左右的薪水,搶著兩三塊的紅包,家庭月收入兩萬,還著一萬五的房貸,留著6000塊過日子,很多張信用可來回折騰,不敢請假,不敢辭職,不敢生病,不敢和朋友聚會,住著千萬的房子,過著乞丐的生活。
這就是一個新的階層,叫:有房的窮人。

有句話說叫「德不配位,必有央災」。如果能力不配位,也必有困苦。
如果你有了源源不斷的賺錢能力,你的日子就過得很踏實。
未來你要想有存在價值,必須你要先能給世界創造價值。你創造的價值越大,存在的價值也就越大。
個人不斷努力的過程就是讓自己不斷值錢的過程:值錢之前,是你求別人;值錢之後,是別人求你。我把值錢前後的這一轉變叫做「價值轉折」,也就是一個人的個人價值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這裡說的「別人求你」,不是因為你有權,而是因為你有能力。

*****很值錢比會賺錢更重要。*****
人人都在賺錢,但不是人人都值錢。
賺錢是外在的短期行為,值錢卻是內在的長期結果。
越有能力的人,越會賺錢。而越值錢的人,越會錢生錢。
值錢之前,是你求別人;值錢之後,是別人求你。

值錢的人才能體會到什麼叫成就感。
對於一個追求有意義人生的人來說,成就感至關重要。
成就感從哪兒來呢?來自於自己付出努 力之後得到的某種收穫。收穫越大,成就感就越大。
如果一個人的錢是伸手向父母要來的,那無論有多少錢他都不會有成就感。
如果一個人的錢是靠自己賺來的,那不管賺多少他都會有成就感,而且只要來路正,錢越多,成就感會越大。
來看一個《窮爸爸富爸爸》里的故事:
一個村莊沒有水,村長就委託兩個年輕人,給這個村莊供水,村民向他們支付費用。
第一個年輕人艾德,馬上買了兩隻大桶,每日奔波於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艾德立即就賺到了錢。
另一個人叫比爾,自從簽訂合同後,他就消失了。
半年後,比爾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過去的半年時間裡,他做了商業計劃,找到了投資,註冊了公司,並雇用了項目施工管理的專業人員。之後,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比爾修建了一套從湖泊通往村莊的供水管道系統。
清水從水龍頭中湧出的那個瞬間,艾德的生意被摧毀了。他只賺了一年半的錢。
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賺錢只是眼下的短期利益,值錢才能獲得更加持久的收穫。
成為一個值錢的人,才是最佳的賺錢方式。
很久以前就看到一個假設:如果地上有一美元,比爾·蓋茨會不會去撿?當時給出的分析答案是:不會。理由是他一彎腰所用的一秒鐘就可以掙更多錢,所以他不會浪費這個時間去撿地上的錢。但是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搶著去撿錢,因為他們本身不值錢。

或許有人說,我只會幹一些簡單的體力活,雜事兒,所以只能靠體力掙錢,這完全是一個藉口。
再來看一個例子: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他所做的工作是巡視並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當時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造性的工種。
有一次,他突然發現石油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他就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為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不久後,他研製出「35、36、37滴型焊接機」。但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幹了。
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經過試用後果然地成功了。然後他申請了專利,並找人投資生產出這種新型的節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後來終於成了美國著名的石油巨頭。
對於洛克菲勒而言,這種對待小事兒的認真、執著,對工作的熱愛與責任心,成了他最有價值的核心,也是最值錢的地方。
在抱怨自己賺錢太少之前,先學著讓自己值錢。要讓自己的每一分鐘更值錢,而不是用更多的錢去換時間。
所以,如何讓自己更值錢?
學會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
學會提高學習和思辨能力。
學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學會提高人格修養魅力。
堅持每天閱讀一小時,而不是堅持追劇一小時。

人生的財富來源,大致分三種:
1、主動收入
2、被動收入
3、意外收入
所謂主動收入,就是指你必須要付出時間、技能才能獲得的收入。比如打工、打零工,獲得工資或者直接回報等等。
——這就是靠勞動「賺錢」的過程。
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你不需要直接參與勞動就能獲得的收入,比如通過你的資源或影響力獲得某個項目的股權、或者分成。
——這就是「值錢」創造財富的過程。
所謂意外收入,就是除那些意外之財,比如彩票中獎,比如繼承了巨額遺產,比如房子升值,比如拆遷獲得補償款等等。
——這也是很多人靠運氣變「有錢」的過程。
至此,我們終於發現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關鍵在於提升你的「被動收入」所占財富的比重,即讓自己越來越值錢,不再依靠勞動,也不再依靠運氣,就只靠你在江湖的地位,也能四海通吃,這就是實現「人身自由」和「人生價值」的合二為一。
這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路徑:先學會「賺錢」,使自己變的「有錢」,然後再設法讓自己「值錢」。
努力吧!加油吧!

我們需要對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因為這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更會賺錢!
一個人與其有錢,不如讓自己變得會賺錢。有錢的人不一定值錢,但會賺錢的人早晚會有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