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歲月不饒人,年過半百的中專生,餘生正漸漸老去。
我是91年中專生,當年為了早上班,減輕家裡負擔,選擇了考中專。我們學校當時就考上兩人,現在的年輕人不理解,說我們學歷低,但我們的業務能力其實並不低。
學歷只代表一個人的文化水平,而專業能力才是這個人的黃金價值所在。所以,我們衡量一個人,不僅僅看他的學歷,更要看他的能力。
中專這個名稱,是一個非常具有時代感的稱謂,尤其對於70、80後來說,中專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詞了。
在那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代,考上中專是農家子弟跳出農門的首選。甚至比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都要來得高興、更加自豪,畢竟,能考上的鳳毛麟角。
如今,那些曾經的中專畢業生正在逐漸老去,但作為曾經的“時代驕子”,他們那一代人的拼搏的身影和所作出的奉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中專生,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主要包括三大領域:工商財、農林水、醫衛師。此文,獻給年過半百的中專生。
春夏秋冬入眼看,惜時怎留寸光陰?昔日激情燃燒歲月,追求理想情懷,一幕幕,如夢如歌。
在如今的大部分人看來,中專是專門接收成績不好學生的地方,但其實在以前,中專可是太厲害了,堪比今天985、211文憑。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村的一個人考上了中師,在他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村部裡決定放映一場電影表示熱烈的慶賀。
因為那個時代,大學不像今天這麼普遍。雖然是中專,但因為報考難度比大學還要高不少,所以,當時中專生就是時代精英的代名詞。
那時候國家對於中專生是包分配工作的,考上就是鐵飯碗,是無數初中生爭奪的焦點。現在考不上大學的退而求其次才會去讀中專、職高什麼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年的中專生己年過半百,接受新事物能力降低,慢慢地被社會淘汰出局,但這部分人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生命是一樹花開,艷過方知歲月溫暖,香盡便覺天地悠長。
人生走過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美好的中專時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畫卷,烙在我們記憶的深處,一幕幕回憶象電影一樣,在腦海裡閃現。
時隔多年,無論是中專還是中師畢業的學生,已經不復當年的榮耀,但那個屬於中專的時代永遠不會被遺忘。
當年的中專生是我國在高速發展時期的脊梁,雖然時代已變,他們也逐漸老去,但他們所奉獻的青春,永遠不會被人忘記。
時代不同,背景不同,我們沒有必要在高學歷年輕人面前自卑。年過半百的中專生,雖然已經沒有了年齡優勢,他們把最好的時光和所有的青春激情,全都奉獻在了基層普普通通的崗位上。
也許我們真的老了,但我們依然能夠笑著面對生活。年過半百的中專生,老了就老了,別太在意歲月的流逝。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細數往日似水流年,生活給予我們的都是寶貴的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