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心中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什麼?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取悅自己呢?
01
記得在電影《第三十六個故事》中,桂綸鎂飾演的薔兒問母親:“好奇怪,存錢就是目標,環遊世界就是白日夢?”
我想對於這個答案,每個人的想法都各不相同。比如,你喜歡在下班之後吃一頓大餐,讓自己滿滿的飽腹感,趕走煩惱;或者請個幾天假去旅旅遊,再多的心事也能被大自然治愈;或者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看一場電影,在書海的世界療愈寂寞,給自己一份好心情……當一次次細枝末節的積累,就是一次又一次打起精神再戰鬥的動力。
朋友飛兒最喜歡跑步,她說:“每天清晨穿上運動服,再換上跑鞋,撒開腳丫子飛奔在林蔭道上,可以看到清晨閃著微光的天空,小小的野花頂著露水搖曳,鳥兒在樹林裡面啁啾,空氣中夾雜著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或快或慢向前奔跑,宛若新生。”
她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麗江,每年有機會就會去一次。麗江冬天很少下雪,但有雨,細細密密,紅燈籠、熱氣、潮氣,這樣的氛圍和細節,是她一生難忘的。她希望將來老了還可以穿上民族風格的衣服,坐在古城上,喝一杯自己煮的奶茶。
許多人旅行是為了證明自己去過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錢,留下了多少美麗的照片,卻有時連一個細節都說不出來。甚至除了累和疲憊,再無感覺了,並沒有真正熱愛遠方,只是跟風和炫耀罷了。
02
一個詩人寫了很多詩,但發表之後沒人注意,為此他很痛苦。於是他去拜訪一位禪師請求指點,禪師指著窗外一株鬱鬱蔥蔥的植物問他:“你看,那是什麼花?”詩人說:“夜來香。”
禪師說:“是的,這花只在夜晚開放,所以才叫它夜來香。那你知道為什麼它白天不開,只有晚上才開嗎?”詩人搖搖頭。
禪師笑著說:“晚上開花,沒人注意,它開花只是為了取悅自己。”詩人驚訝地問:“取悅自己?”是的,白天開的花是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而夜來香,在沒有人欣賞的時候,依然綻放,散發著芬芳,它是為了讓自己快樂。”
有時一個人不如一棵植物,喜歡把自己的快樂交給別人,只認為贏得別人的讚賞,贏得他人另眼相看,才覺得好。其實,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快樂。
03
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小森林》,電影裡面幾乎沒有什麼故事情節,它講述了一個女孩市子因為無法融入喧鬧的城市而在小森村度過了春夏秋冬的故事。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菜、做菜、煲湯、釀酒、烤麵包等等,自己吃,偶爾也邀請朋友來這裡。鄉下的生活很平靜,她聽風、飲雨,安排著自己的悠長靜美的生活,很少走出小森村。
市子漸漸找到了讓自己快樂的感覺,幸福而簡單,簡單得充滿了春天的湯麵,夏天的西紅柿,秋天的核桃飯糰,冬天的糖水栗子……她用這些日常的東西來取悅自己。她的性格漸漸變得恬淡,每一分鐘都變得充實而美麗。
整部電影看起來不厭不躁,這個不迎合世界,只取悅自己的女孩,將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她的美食和風景可以抵擋世界上所有的迷惘和憂傷。也許正是因為“心無所恃,才會隨遇而安吧!”
正如網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只有取悅自己,才不會放棄自己;只有取悅自己,才能提升自己;只有取悅自己,才能影響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