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捫心自問,你現在的生活是你真正想要的嗎?你想要的生活該是什麼樣子?
美女帥哥,汽車洋房,腰纏萬貫,父母安康?

夢想這個詞,近年來被包裝的光鮮亮麗,聽得耳朵長繭。
它可以是馬雲手下的淘寶,阿里巴巴;可以是劉強東家裡的奶茶妹妹,京東購物。還可能是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標,先掙他一個億。
但是它使用的最多的場合,還是在各大高端交流論壇,那些大佬們閉口不談創業艱辛九死一生,張口閉口都是夢想和雞血。馬雲說:我不愛錢,都是數字而已;劉強東說:我是臉盲,分不清美醜;馬化騰說:你想想,你不花錢,你能變強嗎?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絕大部分生活在最底層,眼界眼光和思維高度都有限,可能他們的境界和成就我們終其一生也是難以望其項背。
他們是精明的,功成名就之後怎麼說都行。畢竟歷史,勝利者才有資格去書寫。
於是,他們成功了,整個社會開始蠢蠢欲動。那些明的暗的有的沒的,都打著夢想的旗號,伴隨著時代的滾滾洪流,勇往直前。

年輕人永遠是這個社會最活潑的血液。於是他們躁動,他們不求精進學業,韜光養晦。隨時都準備跳進社會這個泥潭大干一場。
一夜之間,彷彿所有人都能成為馬雲,成為第二個馬化騰。即使我們知道,成功絕非偶然,成功也無法複製。但是我們就是喜歡這樣,就是愛啊,我們熱愛充滿幹勁的自己,熱愛努力的自己,每天發發朋友圈激勵一下自己,感覺自己每天都向成功邁進了一步,這有什麼不好的呢?

統計學上有個有名的理論——倖存者偏差。也可以簡單的解釋為,死人不會說話。
人們的目光從來都是聚焦在社會結構的金字塔頂,那屈指可數的一兩個人。我們給他們戴上了光環,我們膜拜,敬仰他們。我們也想成為他們。認為是他們的行為導致了他們的成功,其實也有可能他們的做法是錯誤的。
只是不同的是,在無數這樣做的人當中,他們活了下來。因為那些沒有機會倖存下來的,死去的人,是沒有機會被我們發現,也沒有機會去給我們講什麼小目標,先掙他一個億這種話的。
用咱們中國一句老話,這叫光看賊吃肉,沒看賊挨揍。

想要成為真正的成功者,你必須要明白的一件事是——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
每一次成功,都是所有因素的綜合的合力所致。經濟,資源,人脈,智慧,思維等等。你看到別人黃袍加身,於是你覺得你也能做到。你開始努力,開始被那些大佬脫口而出所謂的夢想蒙蔽雙眼。
你只是知道不努力會死,但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行?這個社會,是沒有那麼簡單的。更何況,大部分人的努力還停留在假性努力的階段,即讓自己看起來很努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你的生存焦慮和對未來的不可預見的恐懼。
但它也可能是毒,一旦你習慣了這種假性努力,習慣了這種感覺給你帶來的虛偽的充實感,並自得其樂。成功的騙過了周圍的人和自己,你的人生可能從此止步不前。

努力,本身是一件值得讚許的事,它能給我們枯燥乏味的單調日子來點音樂。只是,絕大多數人的付出還稱不上努力的程度,他們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朋友圈裡發不斷的—— 拼搏到感動自己,努力到無能為力。
我們往往只懂得去關注成功者,是因為我們也想成功,這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人陷入了思維怪圈和成功學陷阱,他們只是希望自己被外人看起來是努力的,又或者說,自己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好好問自己,浮躁的社會,一切都變得不安定,警惕,千萬別讓這種假性努力和所謂的成功學雞湯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