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皆有分寸,越是懂得分寸的,它慢慢地缺了,又慢慢地圓了;
時間是懂得分寸的,它公平地給予了每個人相同的時間,不長也不短;
自然是懂得分寸的,四季有規律地輪迴,變換得恰到好處。
人,更應該懂得分寸。
做人要有分寸,就是人與人之間要有分寸,人與事之間也要有分寸,尤其說話更要有分寸;
如果沒有分寸,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是非,就會不歡而散。

在中國文化中,說話講究要留口德。
因為比起我們的行為,口是最不容易受人控制,而且最容易傷人、最容易犯錯的。
比如說家裡鬧矛盾了,往往都是先吵架,用語言互相攻擊,傷害對方。其他方面也差不多是這樣。
所以你要明白: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話少誤事,言多有失;
有的話不宜說得太明朗,有的話不可說得太尖刻,所說點到為止,話到嘴邊含半截,響鼓不用重槌敲。
直話,可以轉個彎說;冷冰冰的話,可以加熱了說;
批評人的話,一對一的說;
要顧及別人的自尊。事不做絕,留有餘地。

馬丁說過很有道理的話:別人有錯,指出可以,別苛責,得理不饒人丟的是自己的肚量;
能力該展現,別一下全盤拖出,留下幾手就多點神秘和內涵;
得意時可以自個樂,但別對他人指指點點,等於是為自己起伏留條後路;
失意時即便沮喪,也別抱怨,輸得起才能贏的回。這些理,職場、做人、混社會都是通用的。
說話的尺度和做事的分寸類似於一匹寶馬,
駕馭好了可以日行千里,幫你衝鋒陷陣;
駕馭不好,就會讓你摔跟頭,甚至踢傷別人。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注意並加以改善,那麼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會如沐春風,神清氣爽,而喜氣洋洋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