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用時間來做什麼,你就成為什麼人
— 1 —你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們總是睜眼看世界,卻很少用心用時間看自己;
總是關注他人的眼光,滿足他人的期待,在疲憊和焦慮中,常常迷失自己。
停下來,問問自己,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擅長的是什麼?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想幹什麼、該幹什麼。
可人常常想
別人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或者別人該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
別人會怎樣、該怎樣都決定不了你的命運,自己會怎樣想、怎樣感受、怎樣行動,才決定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 2 — 遇到困境時給到自己支持
有的人遇到困境,就被困住了;有的人,卻越來越綻放。
究竟什麼決定了兩者的不同?
被困的,多半用自我否定或抱怨指責挖坑,最終自埋。綻放的,不管境遇怎樣,
擁有四種特徵:真誠真實;善良友愛;勤奮努力;敢於面對。
沒有人在對抗、攻擊、逃避、自責中綻放,只會身心兩傷。
不管多麼努力,總會有失敗的時候,犯錯的時候,總會有不滿意的時候。
這時,人本能的反應是自責,羞愧、內疚,遠離大家,或者指責別人、抱怨環境,也有的人一醉方休。
有一種方法,能夠給困境中的自己支持,就是靜觀自我關懷。
請告訴自己此時很難受;告訴自己難受是人生體驗的一部分,善待自己。

— 3 — 永遠做一個對人對己和所在的環境有幫助的人
有人曾問海藍博士:為什麼您在醫學和心理學兩個領域、在國內和國外,都能很好的發展?
海藍博士說我告訴你個秘密:
不管在哪兒,我都竭盡全力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去創建,很少後悔、擔憂、抱怨。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改變不了別人,也先改變自己。
但方向只有一個:
永遠做一個對人對己和所在的環境有幫助的人。
如果總是盯著自己注定沒有或得不到的東西,就會忘記自己所擁有的,
而生活是用自己擁有的一切創造的。
你關注什麼,什麼就會增長和放大。人生最終是一場自己選擇和創建的旅程。

— 4 — 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美好
只要你觀察,每天都有美好,都有感動。
看不到,就去創造美好和感動,幫助人,讚賞人,鼓勵人。
評判和指責黑暗,黑暗依然存在,黑暗的改變,只能通過引入光明。
一點點光亮就會驅逐一大片黑暗。
請給自己的每一天做好計劃和行動安排,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
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生活不是求仙訪道,走捷徑,生命一定要自己去品嚐,沉澱,付出和創建,
生命很短,別辜負了自己,辜負了命運!
等、靠、要的人生是乞討的人生。
過一個自己選擇的人生,也許很苦、也許很累、也許沒人理解,
只要自己知道是對的,就勇往直前,
因為最悲催的人生是:從未做過選擇,總是被人安排!行動治愈恐懼!想,就一定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