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署稽查發現,國內4進口廠商分別自越南進口、總量逾17公噸的免洗筷違規「泡藥」。 
(圖/記者陳鈞凱攝,2015.12.30) 
外食、聚餐、烤肉,貪方便用免洗筷,當心吃到違規「泡藥」的恐怖免洗筷! 
衛福部食藥署今(30)天公布最新免洗筷稽查抽驗專案結果, 
發現有4家進口廠商分別自越南進口、總量超過17公噸的免洗筷, 
不但殺菌、漂白的過氧化氫違規檢出, 
甚至有的還含禁用的防腐劑聯笨,大部分已在市場流通快2、3年。 
  
食藥署104年度免洗筷稽查抽驗專案,共稽查全國172家大賣場、量販店、生鮮超市等, 
抽驗225件檢驗二氧化硫、聯笨及過氧化氫,結果有4件違規。 
根據食藥署統計,國內免洗筷進口的大宗來源,過去5年,以中國大陸銷台占86%最多, 
其次為越南的12%、印尼的1.8%,其他零星還有來自菲律賓、日本和加拿大等地的免洗筷。 
違規免洗筷產地均為越南,包括:維廷國際有限公司進口的「竹筷(有效日期2016.09.30)」1875公斤、 
將太有限公司進口的「衛生筷(有效日期2018.12.31)」2200公斤、 
瑪而斯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天然環保竹筷(有效日期2017.12.31)」1萬2683公斤, 
檢出可以使用但不得殘留的過氧化氫。 
另外, 
廣明竹器實業有限公司進口的「一次性包裝筷(有效日期2019.12.31)」 
則檢出禁用的防腐劑聯苯0.22ppm。 
  
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違規的免洗筷已要求全面下架回收,雖依法可限期改善, 
但因處理不易,最終應會全數銷毀,目前掌握有可能都流入一般民眾居家使用; 
過氧化氫和聯笨都屬於消化道刺激的化學物質,過氧化氫殘留過多,可能發生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檢出不合格的免洗筷超過17噸,已責成各地衛生局依法處辦,陸續回收中, 
最遲在明年1月15日前若未回收完成,可依法裁處新台幣3萬到300萬元罰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