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從出生開始,到死亡結束,其實就是一次漫長的歷劫過程。
在這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一個人的一生像是滄海一粟,渺小得不值一提。
而對於一個人自身來說,一生便是全部,幾十年的光景,無數個晝夜黎明,也有無數風風雨雨。
歲月蹉跎,過去的時光令人懷念而又令人嘆息,讓人時常懷念前路美好,嘆息時光飛逝。
年少不知青春短,暮年方知芳華遠。
人至中年,是一個人一生的分水嶺,年輕時的成長與奮鬥皆在此處終結,中年的下一步,就是慢慢變老,時光帶來所有,也帶走一切。
年輕者當以熱血之心在這個社會中激情闖蕩,中年者當穩固好自己的事業、家庭,老年者方能安逸享樂。
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年生活也正是享清福的時候,有道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人生的下半場,真的應該釋然放下,去享受人生中無限美好的“夕陽紅”。
然而,現實情況則是,不少老年人到老了不是臥病在床就是各種操心,已是耄耋之年,還要面對生活的各種麻煩。
其實,這就是中年時期沒做好打算的後果。
人活一輩子,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明天會面臨什麼,但只要未雨綢繆,為明天做好打算,那至少在遇到突如其來的麻煩事,不會亂了陣腳。
很多人的晚年生活過得不如人意,就是在尚且年輕的時候揮霍光陰,沒有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
人生下半場,請務必做好這些事,才不會晚年淒涼。
管好自己,顧好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理論。
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就沒有最基礎的資本去闖蕩。
對於中年人來說亦是如此,中年時期正是落下病根的高發期,平日里不注意身體而只顧投身工作,身體的勞損日復一日地積累,到老年時便一一顯現出來,如何享得了福。
身體永遠是一種基礎資本,無論是奮鬥、奉獻還是享福,都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
人生的下半場,尤其要注重保養身體,首先要做的就是改掉一些生活上的壞習慣,例如抽煙、酗酒、飲食作息不規律等等。
煙草與酒精已經成了多數人排解壓力的精神食糧,在心煩意亂時吸一支煙、喝一杯酒,總能讓人暫時安靜下來。
但這些都不是藉口,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菸酒者穿腸毒藥,與此類似的還有諸多陋習,例如熬夜、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等,要想有一副健康的身體,首先要有改正壞習慣的意識。
思考後路,做好鋪墊
人生一旦進入下半場,就必須多為自己考慮。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者都希望子女能過上好日子,能在人生道路上順順利利,於是開始各種操心,即便孩子長大成人,也想為他們多出一份力。
豈不聞兒孫自有兒孫福,身為長輩要在適當的時候退居二線,接下來的擔子就交給子女去挑。
為自己考慮是後半生幸福的關鍵,你不應該任由人生自己發展,走到哪兒就是哪兒,渾渾噩噩的活著,會讓你在這塵世間找不到歸屬感。
人到老了需要一個歸宿,同時也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撐,中年以後,要多考慮自己的老年生活以何為保障,以何為生活資本。
其實這也正是給子女減輕負擔,當父母的生活穩定且幸福,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分,也才能讓他們沒那麼多牽掛,好在這個社會上放手一搏。
人生需要規劃——不僅是年輕時,也在於即將步入老年生活時,提前規劃自己的下半生,才能在老年時活得游刃有餘,能去享受這最美夕陽紅。
放下包袱,自我放空
家裡有老年人的都應該知曉這麼一個現象,不少老年人總是很孤獨地坐在一處良久,時不時地發出一聲嘆氣,彷彿嘆盡時光荏苒,物是人非事事休。
這就是思想上的包袱太多,這也是一種常見現象,人一旦老了就容易閒下來,閒下來就容易背負思想壓力,通俗點來說就是想太多了。
要避免這一點,首先就需要在步入老年生活之前就逐漸放下思想包袱。
比如,前面提到的不再為兒女各種操心、不要去想太多過往歲月等等。
其次,便是讓自己的生活有所追求,老年生活也可以充實起來,你可以去做年輕時想做卻沒機會做的事情。
人生已經不長了,別給自己留遺憾。
這就是有所歸屬,老年人有個愛好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年輕時即便有所愛好,可能也沒多少時間和精力去追求,似乎都被生活節奏夾帶著前行。
人生的後半段,越發地需要充實的生活,這樣才不會有那些思想包袱,當生活變得通透,就能活得輕鬆而歡快,人生的最後時光也才能有意義。
結語:
人生的下半場,其實就是享受自己的成果的時候。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當你年輕時沒有奮鬥選擇隨波逐流,那麼你的老年生活將一塌糊塗。
同樣的,若你沒能為自己好好規劃,也難以享受到自己的果實。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構成人類社會一份子,過好自己的一生也是一種義務,讓自己幸福才能有資格讓別人幸福。
後半生似乎走向了人生的結局,但也正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每一個人,都應當始終保持對未來生活的嚮往。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w0t0D4SMiGuvwt4S3FAXZnV-SpvboB9macqKvSiupz8/?source=tuwen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