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漸漸地,我們這批70後,就進入了人到五十的年齡了。人到五十,是人生的一個重大分水嶺。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要學會順其自然,“順天命而為”了。是啊,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開始向老年人的人生邁進,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有很多東西,我們要學會放下了。而學會向身邊的人低頭,是我們這個年齡最為理智和智慧的做法。因此,人到五十,我們要學會低頭,低頭不是卑微,而是一種真正的從容。
01,人到五十,要學會向父母低頭。
人到五十的我們,已經開始慢慢地老去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的父母,則更老的,他們大部分已經進入了古稀之年,甚至是耄耋之年。父母老了,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到五十的我們,要明白這句話的道理了。
當父母老的時候,難免會嘮叨,難免會對我們發脾氣。而父母的嘮叨和發脾氣,卻往往飽含著對我們的愛。當人到五十的我們,還不珍惜自己的身體,還到處吃喝玩樂的時候,父母怎麼不會嘮叨呢?當人到五十的我們,還經常做錯了這樣那樣的事情,我們的父母,怎麼不會擔憂然後對我們發脾氣呢?
當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當我們的父母再對我們嘮叨和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向父母低頭,把父母的話聽進去,然後,做一個從容豁達和理智的人。不然的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人到五十,要學會向父母低頭,低頭不是卑微,而是一種從容。
02,人到五十,要學會向愛人低頭。
人到五十,我們的愛人已經陪著我們走過了人生歲月的許多風風雨雨。在這樣的一個相濡以沫的日子裡,我們的子女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剩下的光陰,就是夫妻兩人的相依相伴,白頭到老了。也許,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愛人會在我們的耳邊嘀嘀咕咕,甚至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而和愛人在一起生活久了,我們難免會感到厭煩。
可是,我們要明白,愛人的嘮叨,甚至是抱怨,其實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彼此相依相伴白頭到老的。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學會向愛人低頭,我們的家庭就少了很多雜音,多了和諧,也會化干戈為玉帛。當一個家庭和諧了,當夫妻感情和順了,這樣的家庭,不興旺發達都難。所以,真正聰明的人,在人到五十的這個年齡,都懂得向我們愛人低頭,而這樣的低頭,不是卑微,而是一種真正的從容。
03,人到五十,要學會向平凡低頭。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進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往往已經擁有穩定的工作,或者擁有可以謀生的某種固定的技能。當然,絕大多數的人的工作是平凡,也是不起眼的。但就是這些平凡工作,養活了我們自己,也養活了我們的家人。因此,這樣的一種平凡,其實也是一種不平凡。人到五十,我們已經走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這樣的一個年輕,求穩,求近,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向。
人到五十的人,如果我們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或者已經有了固定的謀生技能,那我們就認命吧。也許,好好地守著我們平凡的工作,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波瀾不驚,過得順風順水,就是一種平凡的幸福了。所以,真正穩重的人,在人到五十的這個年齡,都懂得向平凡低頭了,而這樣的低頭,不是卑微,而是一種走過人生滄海桑田之後的豁達和從容啊。
04,人到五十,要學會向歲月低頭。
人到五十,我們開始老了,我們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明白,我們已經很難再去折騰什麼了。當年一步可以跨上三個台階,如今我們走到三樓都已經氣喘吁籲了。而這樣的改變,其實是一種生命的規律,是我們人類社會無法破譯的生命密碼,我們學會坦然接受為好。
是啊,人到五十的我們,是要學會向歲月低頭了。當我們靜靜地老去,我們就會更能體悟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意境美。雖然這樣的感悟,就是我們向歲月低頭的表現,但也是我們在走過人生歲月的風風雨雨之後的沉穩,一種人生閱歷的沉澱。所以,人到五十,學會向歲月低頭,不是卑微,而是一種真正的從容。
結語朋友們,人到五十,要學會低頭,低頭不是卑微,而是一種從容。
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eQCDY7HGhwi9TuTjIkccV-uf70Gt-eaVhwkc3dExTvo/?source=tuwen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