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傳說,中元節這一天,各路鬼魂會到人間覓食,所以人們會準備好吃的食物來祭祀鬼神,祈求合家平安。
之所以中元節被稱為“鬼節”,是因為這一天的陰邪之氣和濕氣都比較重。所以在這一天,我們要特別注意養生,尤其是需要補陽、祛濕。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元節養生保健的小妙招。
1、 少去濕氣重的地方
中元節這天濕氣重,人們身體內積累了寒氣,這不僅僅是人體自身產生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外界入侵的。比如說一直吃寒涼的食物,比如說一直待在陰冷又潮濕的環境中。所以說,建議平日里要少去濕氣重的地方,幫助身體祛濕氣。因此,中元節將至要注意這幾點:

A、不要躺地板:地板的濕氣是很重的,直接睡地板容易導致濕氣入侵身體,致使你第二天醒來後畏寒肢涼。因此,就算剛開始入睡比較熱,也不要直接睡地板,再熱都應該睡床上。
B、不要穿潮濕的衣服:很多人貪圖方便會把未乾透的衣服套在身上,慢慢地就被體溫烘乾了。注意了,這樣做只會讓濕氣侵體,應該及時糾正這種行為。
C、多開窗透氣:打開窗能讓室內空氣與外界空氣多流動,同時將潮濕的空氣帶走,讓新鮮的空氣進入房中。
2、多運動

日常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大多體內濕邪之氣重,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經常運動不但可以緩解壓力,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還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 艾灸

由於中元節濕邪之氣重,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艾灸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閉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中醫常說,千寒易除,一濕難除,就是指身體的濕氣是非常難以去除的。中元節,艾灸豐隆穴能夠起到很好的祛除濕氣的效果,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4、 食飽不臥

人在吃飽飯之後,尤其是某一頓飯量驟然增多的時候,人更易犯困,倒頭便睡,會使飽脹在腸胃裡的食物停留時間過長,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進行。此外,人吃完飯後,大量食物在胃裡,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人體就會增加胃、腸的血流量。而身體裡的血量卻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大腦的血容量就會減少,血壓也隨之下降,如在這時睡覺,很容易因腦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中風等。所以吃完飯後應先活動活動再睡覺,以免中風等的發生。文章來源: /c/user/token/MS4wLjABAAAAARSimWY-YeSR6zdChv7Q3b5LxayKCC4NraQXzHRQGaE/?source=tuwen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