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人把此奉為圭臬,覺得和女人交往的時候,不應該談及到金錢,否則感情就不單純了。
他們甚至覺得,一個好女人,一個值得娶回家的好女人,是不應該和自己談錢,更不應該要求自己為她花錢的。
但這些想法真的天真得近乎愚蠢。
希望男人能夠明白一件事情,在異性交往中,女人要是不花你的錢,往往不是出於體諒,而是因為女人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愛你。
因為不愛,所以她並不把你當作自己人來看,花你的錢會令她產生罪惡感。
除此之外,女人有自尊心,她不是街上隨便可以用嗟來之食打發的乞丐,故而,女人不花你的錢,也很可能是因為她十分懂得自愛。

作家亦舒說:女孩子若對你寬宏大量,落落大方,那就是表示喜歡你不夠。
是啊,一個女人要是真心愛一個男人,那她給出的愛必定是自私的,帶著極強的目的性的。
她會希望佔有這個男人的全部,無論是他的心還是他的身體,都只能留下自己一個人的痕跡。
愛一個人的時候,心就會變得很小很小,小到希望男人能夠做很多事情,來證明自己在他心裡的獨一無二。
所以倘若女人對你像對朋友般那樣客氣,那她十有八九就是不夠喜歡你,而連喜歡你都夠不上的女人,又怎麼可能去花你的錢呢?
你要明白,大多數女人心裡都是有一個標準的,什麼樣的男人只是人生過客,什麼樣的男人是命中註定,她們心裡一清二楚。
對待人生過客,當然是客氣有禮,但當她把你當作人生唯一僅有的靈魂伴侶,那對你的態度自然就深刻很多。

在小說《承歡記》裡面,麥承歡是一個住在廉價出租房,剛工作不久的兢兢業業的公務員,她家裡條件不算好,但也並不算差。
對於承歡來說,自己的出租房雖小,但五臟俱全,她很享受一個人待在裡面獨處的時光。
辛家亮是承歡的男友,是個家裡有點閒錢的小資型男人,他為人勉強算本分老實,作為結婚對象來說還算過得去。
承歡以為,自己將會跟這世上大多數女人一樣,到了年紀就跟男友成家,然後結婚生子,按部就班地往前走去。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一直以來都對她的婚姻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的母親突然發難,說是必須要男方出夠彩禮錢,要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
承歡不解,她不明白母親為何性情大變,於是她悻悻地猜想道,母親也許是已經到了更年期。

承歡是典型的孝順女人,所以她並不敢公然頂撞母親,可與此同時,承歡依舊堅持己見,她認為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尊重,那是沒有可能的事。
所以,在去珠寶店挑結婚用的圓鑽時,承歡面對著櫃檯小姐誰結賬的詢問,毫不猶豫地說:我來。
男友辛家亮當下聽到了很是不悅,他覺得這是沒道理的事情,很不符合規矩,故而大手一揮還是幫承歡結了賬。
承歡當時還很天真地以為,家亮是因為愛她護她,所以不想讓她受委屈。
可還沒出珠寶店的門,家亮就開始跟她提要求,說什麼出國還是要出國的,將來承歡也還是要負起一個妻子的責任的。
聽到對方這麼說,承歡不免失落,可旋即一想,男人不都是這樣的嘛。
台前對你奉承,討你歡心,私下里不知道打了多少如意算盤,藏了多少陰謀詭計,他們斷然是不會做賠本生意的。

或許從那一刻起,承歡就真正醒悟過來,她與家亮是長久不了的,可能就連這婚最終也是結不成的。
自那以後,她沒有再花過家亮一分錢,因為她不想自己欠他什麼。
說到底,他們二人價值觀大不相同,硬要湊在一起,那日後免不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
所以,承歡還是跟家亮坦白了,她說“我當然愛你,可是我也愛我母親,而且在這上面,我又最愛我自己。”
家亮聽到承歡這一番話,回她“你倒也是實誠”。
兩人就這樣分道揚鑣,會有遺憾嗎?
或許對於二人來說,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可毫無疑問地是,承歡做了那個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和一個藏壞心思的男人過一輩子,注定會痛苦不堪。
甚至於回過頭去想,承歡母親也是預見了這一點,才一改往日善解人意的作風,變得那般不講理起來。

有句話不是說,母親讓你嫁的人你不一定要去嫁,但是母親不讓你嫁的,你就一定不要嫁。
因為一個母親也是從未出嫁的少女時期走過來的,她洞悉婚姻裡的酸甜苦辣非常人所能忍受,所以她並不希望女兒嫁給這樣一個不靠譜的男人。
馬後砲地來說,就算沒有母親的阻攔,沒有那些諸多的波折,承歡與家亮也終究是走不到結婚那一步的。
因為從承歡不受家亮錢財的舉動裡就能看出來,她並非真真切切地愛他,也並非全心全意地愛他。
說白了,在異性關係裡,一個正常的女人要是不花你的錢都是有原因的,但其中原因不是她願意當冤大頭,跟你談一場不花錢的戀愛。
而是因為她有自己強烈的自尊心,她明白花了男人的錢,遲早有一天得還回去,所以她何必自討苦吃、自我折辱。
除此之外,女人根本就是不愛你,或者換個說法,她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