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伍爾芙曾經說道: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裡供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人生應自在如風,而不是將自己視域只停留在眼前利益上面,一輩子庸庸碌碌,看似成為了一個所謂“正確”的人,其實不過是一具辨不清面目的提線木偶。
真的,人要是活得太“用力”了,就會顯得很笨重,因為你將那麼多的負累背在身上,每走一步都好像快要倒下去一般。
就像一隻蝸牛,背上背著重重的殼,怎麼可能爬得快呢?
人也是如此,若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東西,靈魂上綁縛著太重的枷鎖,要怎麼走得又遠又高呢?
旁人不僅不會覺得你有辛苦有多努力,相反他們還會認為你實在是太愚笨,既然知道自己負擔過重,為何不選擇先丟棄掉一些無關緊要的物件再上路呢?

人生,是有捨才有得,否則就是想得到的未得到,不想失去的已失去,學會取捨比什麼都重要。
真的,人啊,活著自在輕鬆就好,別太“用力”了。
很多人總是忙於工作,忙於低質量的社交,他們覺得這樣的生活才充實才有意義,閒下來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但其實,在人這一生當中,應該有百分之六十的時間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在夢裡,你不知道外面是刮風下雨還是日頭晴朗,你感受不到痛苦,也體味不到歡愉,你只是平靜地躺在柔軟不像話的床上,沉默如這世上大多數不能言語的美景一樣。
誰能說當下那一刻,你的生命沒有意義和價值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不是上了發條的永動機,只是如螻蟻一般的芸芸眾生。
所以,任何人都是需要有休憩的時間,自然是應該留出閒暇去睡一個沒人打擾的覺的。

現代人總是步履匆忙,不肯駐足片刻來欣賞沿途的美景或是美人。
他們要么是囫圇吞棗地將一部電視劇二倍速看完,要么是急著去趕最後一班地鐵,生怕再晚點就回不了家。
好像他們從一生下來就是這樣了,一個勤勤懇懇的甘願犧牲奉獻自己的社畜。
雖然這類人活得如此粗糙,不外乎有生存壓力的原因。
但究其根本,無非就是他們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他們想要的是“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或是嫁給高富帥,然後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可實際上他們最大的能力,是在跟街邊賣菜大姐討價還價時殺到半折買。
所以,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活得自在且自如呢,人絕對不可以太貪心,不然到最後吃苦只有你自己罷了。

有多大能力攬多少活,不要貪多,也不要太急於求成,你只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向前走下去,淌過荊棘總會迎來鮮花地。
人生在世,不圖別的,就圖一個活得輕鬆自在,當你擁有了自在如風的人生,你其實也就不會再渾渾噩噩,虛度年歲了。
換句話來說,當你能夠為自己人生負責任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一生都會被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所包圍著。
人,要學著給自己的靈魂減重,而不是頑固地為了一些終究會失去的利益不斷給靈魂加重。

有些中年人最是懂得這樣簡單而純粹的道理,因為,當他們打拼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謀得了一官半職,才發現其實自己根本就是一無所有。
沒有和睦的家庭、賢良淑德的妻子和調皮可愛的小孩就算了,就連刻苦銘心的回憶都沒有,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而正處於躁動期的年輕人,自然是不會預見這一點的,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像不停歇追逐太陽的夸父,勢必要等到自己筋疲力盡,倒地不起才肯罷休。
人活著,切忌“太過用力”,不必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人家鬧個不停,你明知他是不懂禮法的潑皮,又何必費那麼多口舌跟他爭論。
很多事情能忍則忍,所謂小不忍亂大謀,“太用力”,太愛計較只會讓你活得更累而已,放下總比再度拾起要好。

說到底,
人的一生實在太短暫了,為何要將時間浪費在這些無關痛癢的閒愁上面,趁著大好時光,你應該去享受這不可重來的美妙人生。
人活著,其實輕鬆自在就好,別太“用力”了,不然你只會覺得滿身負累,沒有一絲暢快而已,而活著的最高境界說白了也就是自在如風,不受任何約束。
風,不受任何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