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成長就像一棵樹開花結果的過程,在經歷的風風雨雨中,漸漸懂得了堅強,漸漸遠離了喧囂,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
年紀尚小的時候,總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撒歡。總覺得熱鬧和陪伴,才能抵消內心的孤獨感。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越來越喜歡一個人待著,喜歡“獨身獨往”的生活。這是成長過程,也是心態隨之有了改變。
喜歡“獨身往來”,是一種生活方式。
“獨身獨往”的生活,能享受一個獨處時的安靜,能有一個人獨處時的冥想,能漸漸摒棄了那些不必要的社交,轉而將時間花費在更值得的事情和人身上。
建議你,不要小瞧喜歡“獨身往來”的人。
01、喜歡“獨身往來”,自我目標清晰
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在不斷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這個世界有新的看法和了解,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新的規劃,會漸漸改變一些心態和為人處世。
甚至會漸漸遠離身邊的酒肉朋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將自我的生活目標制定得清晰又明朗。
有一種不“合群”,喜歡“獨身往來”的人,是因為自我目標十分清晰。
喜歡“獨身往來”的人並不是不合群,也不是不知事故,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自我目標清晰,知道自己這一生短暫,真正想要做追求的是什麼。
喜歡“獨身獨往”的人,目標清晰,有信念。
信念,就像是一道光,能夠一直照亮未知的路途,給予光明和溫暖。他會拒絕一些無意義的社交,將時間花在學習或者有事情在身上。
看似不合群,但是卻在默默努力,努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獨身往來”的生活,少了些喧鬧,能安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看到自己的內心,與自己和解,做真實的自我。
02、喜歡過不被打擾的生活
有的人總是覺得時間很快,不知不覺,這一年好像什麼也沒做,自己的目標還是很遠,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不知道時間精力都去了哪裡。
精力分散的人,往往很難在某一件事上有所作為。
而喜歡“獨身往來”的人,生活簡單,喜歡過不被打擾的生活,喜歡過自己的生活。並且,更加有時間專攻自己喜歡的事,從而更容易成功。
人活於世,這世間的人情往來諸多,也會給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交集和接觸。
想要維繫好一段關係,必定有所付出。有的人,有的感情,太過用力去維護,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獨身往來”的人,懂得為自己而活。他們只和志同道合的人相處,不會因為他人,而影響自己的生活方式。
“獨身往來”的人,會摒棄掉很多不必要的人情世故,不必要的應酬聚會。他會給自己留下更多的時間去過自己的生活,去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
03、“獨身往來”意味著不願曲意迎合
喜歡“獨身往來”的人,總是有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不願委屈了自己。正直踏實,不會因為一些利益關係,而放下自己的尊嚴和原則去可以討好。
在他的心目中,自己應該得到的就一定會去努力爭取,而不屬於自己能力範疇的意外收益,也絕對不會低聲下氣去討好別人而不正當的去獲得。
喜歡“獨身往來”的人,似有傲骨,懂得自尊。自足於天地,就是要活得問心無愧,坦坦蕩盪。
社會很現實,也很功利,但喜歡“獨身往來”的人,如同蘭花一般具有高潔的君子品行。
不想為了他人,而迎合他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我願獨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決不希求。”
“獨身往來”的人,便是按著自己的意願過生活,不會為了任何人,而去迎合誰。始終奉行自己為人處事的那一套準則,不輕易改變。
總結
“獨身往來”的路徑,並不是放棄了社交和朋友圈,不過是經過時間的磨礪,對人生有了新的價值觀,有了新的人生規劃。
並且,看到了自己要走的路,懂得了對時間和空間,以及人際關係進行“過濾”。
白先勇在《紐約客》中寫道:“淹沒在這個成千上萬的大城中,我覺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種獨來獨往,無人理會的自由。”
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身往來”,便是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一片淨土,做真實的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默默學習,默默努力。
一個人想要變得更強大,更好,便要懂得自我修行。沒有一條成功和成長的道路,不是艱難的,不是孤獨的。
人是在孤獨中慢慢有了成長,有了感悟,變得成熟,變得穩重。當一個人,變得喜歡“獨身往來”,便是一種成長,會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