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的人生就像一個磁場,磁場範圍內會得到人脈、財富、地位;也有些東西漸漸失去磁力而脫離磁場,失去。
斯蒂芬·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寫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總有人喜歡計較,不管和誰在一起,都是想著自己的利益。凡事不看人情,而是沉迷於貪戀蠅頭小利。總覺得計較了,自己便能得到,不吃虧。
愛計較的人,不是真的“精明”。總以為自己精明能幹,其實得到的,不過是芝麻大小的利益。
失去的,是良機,是人脈,還有可能是大好前程。
不計較,才是一種“精明”。不計較,是一種格局。若是在一些事情上吃點虧,會積攢很多福氣。
做人,要給他人留一些餘地,路才能越走越寬。
不計較的人不會總是得到,但也不會總是失去。其實,不計較,反而能更好地得到。
*****01、計較,贏了利益,失了人心******
人生路上,善於計較的人,常常會“得不償失”。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人生路上,想要遇到更多的貴人,便要懂得豁達,不要總是斤斤計較。
如若,不管是什麼樣的事情都斤斤計較,計較的越多,惹怒的人越多,失去人心,便無法為自己爭取來更多的機會。
馬德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佔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你想著吃虧的時候,就會贏得別人。”
有時,吃點小虧,少一點計較,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與尊重,從而也會得到更多的機遇。
太多的計較,也許會讓一個人贏得一部分小的利益,但是卻會失去人心。人生路上,計較多了,朋友就少了。
聰明的人,常常讓自己吃點小虧,贏得人心。看似“失利”,其實是贏家。
*****02、不計較,贏得人心*****
《紅樓夢》裡面的劉姥姥,在進大觀園的時候,不管是丫鬟還是太太們,都想拿她取樂。在她頭上插滿了鮮花,用李紈的話說就是“打扮得像個老妖精了”。
劉姥姥不氣不惱,還說自己年輕時就愛個花兒粉兒的,故意忸怩作態,逗大家開心。
在宴席上,更是配合鴛鴦和王熙鳳胡鬧,說一些粗俗的話,讓大家笑得前仰後合,好不熱鬧。
劉姥姥走的時候,王熙鳳帶著丫鬟向她道歉,而劉姥姥說:“這有什麼好惱的,先前囑咐我的時候,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說了。”
也正是她的開明和大度,不計較,讓她在眾多太太和小姐面前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所以,她得到了很多饋贈,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不計較的人,贏得人心,贏得機遇與人脈。
凡事都要計較,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會影響身邊的人。
愛計較的人,會把得失看得很重。若是迷失了本心,便容易讓自己走的路越來越窄。
人生路上,不計較,反而能得到更多的朋友,相處給人舒適的感覺。朋友多了,人生的機遇也會越來越多,路便會越走越廣。
*****03、不計較,是一種豁達的處世之道*****
不計較的人,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得失”。心中自有城府,能裝下高山大海,不會被溝壑困住前進的腳步。
雖人生浮沉坎坷,但不計較的人,依然能活出一種超然的姿態。就算是人生有很多失敗和不甘,也能將往事都化作塵煙。內心無塵,方能有“詩和遠方”。
不計較的人,一生活得舒坦,活得悠然自得。
不強求,不怕跌入低谷,更不怕無人能識。懂得做自己,不計較他人的惡語,注重的是自身的修行。沒有執念和妄念,有的只是灑脫和天寬地闊。
這世間,是非黑白,善惡對錯,只在一線之間。佛家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一個人的內心少些計較,就會乾淨純粹。境界會更高,不會在惆悵和悲傷中過日子。煩惱和焦慮也會慢慢消失,能找到活著的樂趣。
不計較的人,為人處事十分大氣,能有很廣的人脈。不管和誰在一起,不計較,往往活得坦蕩,活得隨心。
***不計較的人,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菜根譚》寫道:“撥開世上塵氛,胸中無火炎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做人,要堅守原則和底線,但在一些小的事情上,沒必要都爭出個誰對誰錯,貴賤高低。
在無聊的事情上計較,就是在浪費生命。
每一個人,時間是有限的,若是能把心思都花在正事上,那麼就要學會不要和不相干的人與事計較太多。
守住本心本性,有大局觀,把精力都放在做大事上,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不在小事上糾纏和計較,這才是“精明”人的做法。
凡事看開,看淡,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改變了心性。遇到事情,要先權衡得失利弊,少計較一些,人生的路便會走得輕鬆很多。
凡事看開、看淡,不計較,人生的路便會越走越寬。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