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像一個萬花筒,讓人眼花繚亂。人生有無數選擇,選擇不同,人生所走的路徑也就不同。然而,追求再多,人生有得亦有失。
人若執著於得不到或者已失去,不肯放過自己,便會讓自己備受煎熬,讓自己苦不堪言。
人生,在不斷的選擇。有得到,便有失去。
劉易斯說:“人生並不像火車要通過每個站似的經過每一個生活階段。人生總是直向前行走從不留下什麼。”
當人生過半,能夠緊緊抓住的,就是餘生。
誰都有覺得遺憾未能成的事情,就像是心裡有了一個空洞,但是卻沒有辦法去填補。心裡的荒蕪既然已經沒有辦法填補,為何不用餘生在這塊空洞之處,用心灌溉出美麗的鮮花。
人生已過半,再執著,也只是徒徒給自己增添憂慮。
*****01、得到時,不必得意*****
人生需要心境平和的過,哪怕得到自己想要很久的東西,也不必如一個孩子般那麼欣喜若狂。半生已過,得到,就更不必得意,因為這個時候,再做輕狂,只會讓人覺得浮誇無聊。
為什麼有些人會越來越沉穩?不僅僅是心態的改變,更是對於人生的參透和頓悟。更是自己的提升和積澱,會讓人覺得有底蘊,不那麼淺薄和浮誇,更好相處。
人生在世,就應該如蘭花一般高潔單薄,遺世獨立,不隨波逐流。
得到時,不得意,不驕縱。
始終能保持平和的心境,與人相處如此,待人處世亦是如此。沒有人喜歡成天滿口大話的人,也沒人喜歡總是高談闊論的人,反而是那些一直用心待人處世的人,更加令人相處愉悅。
得到時,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萬事萬物都秉持著寬容的心境,不得意,不炫耀。
懂得珍惜,也能讓自己感受到滿足,不留有遺憾。
*****02、失去時,不必糾纏*****
人生有來有去,有得有失。得到的時候,不必得意驕縱,失去的時候,也能坦然從容,不必糾纏。
那些離開的人,只是不屬於你的停留,那些離開的東西,是到了斷捨離的時候了。
離開和相遇,都是緣分的結束與開始。
有緣的人,哪怕兜兜轉轉,最終還是能回到原來的位置等著你。
而緣分已盡的,哪怕在原地癡等多年,也等不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了。
糾纏是最沒有意義地執著,不僅給別人製造了麻煩,也把自己放得很低。
失去時,不計較,不怨恨,不糾纏。
給彼此一個祝福,從容離開,本來就沒有什麼真正放不下,只是沒到那個時機,能夠真正說服自己,也沒有遇到這樣的一個人,值得自己傾心用一生去守護。
離開的,始終不是對的人;
值得的,永遠是那個一直癡情的人。
人的一生和感情都有限,又何苦把自己珍貴的感情錯付給不值得的人。計較、怨恨、糾纏,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
*****03、看淡得失,一切隨心*****
人生到了一定的境界,便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看淡了得失,知道這個世上什麼是來來去去。
不是自己的,再多地執著與付出,都是抓不住的,只是一場過眼雲煙,只是繁華一夢,醒來,還是孑然一人,空空蕩盪。
看淡得失,才能讓自己心放輕鬆。如果糾結的事情太多,就給自己的心情上了重重枷鎖,生活在枷鎖的禁錮中前行,讓人覺得苦累。
珍惜,屬於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不算計。
已經得到的就好好珍惜,不要輕易放棄。
不是自己的,也不要太難過,只是不屬於自己,越是覺得憤憤不平,只會讓自己變得狹隘。
人生,就是在慢慢成長,慢慢看清,知道自己應該得有,什麼是海市蜃樓。
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用積極樂觀的心情去度過,不要總是在比較和失落裡黯然神傷。
看淡得失,一切隨心,人生才會過得輕鬆些。
人生有得有失,失去也是得到重來的機會,不必總是執著於得不到。
世上少有兩全其美的事情,魚與熊掌也不可兼得,有收穫,就必然有付出和犧牲。
半生已過,看淡得失,一切隨心,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於丹說:“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完善的人。
只有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生活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知道,到了自己這個年歲,怎樣的生活最讓自己歡喜,能夠讓以後的生活每天都開心快樂。
也許是養幾株花,也許是養一隻可愛的貓咪,也許是走一走還沒看過的好風景,人生的選擇,從來都是多樣的。
不必計較,不必糾纏,看淡得失,心靈才能得到釋放。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