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就像一株爬山虎,不知不覺便爬上了眉梢,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皺紋。
時間是公平的,它在向前奔跑的時候給人們的臉上都留下了痕跡。在慢慢變老的路上,會慢慢看清生命真實的模樣。
人的一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使命。人老了,追名逐利早就不是生活的主體了。
那些藏在心中的遠大的抱負,也是時候慢慢放下了。或許人生就該不停追逐,向陽而生,為夢想而活,但人老了,過分的逞強,不服老,只會加重自己的步伐。
在變老的路上,學會服老。
夏目漱石在《我是貓》中這樣寫道:“人,喜歡把海闊天高的世界用小刀零切碎割,畫出自己的領域,並在其中畫地為牢。”
人老了,就別“嘴硬”了,別總覺得自己還有那個能力和精力。
學會服老,也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承認自己的不足,接受在走下坡路,這並沒有什麼丟人的地方,生活是不需要刻意描繪的,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模樣。
*****01、“嘴硬”的人,不受歡迎*****
人要想立足於世,需要會說話,看清局勢。
喬喬·莫伊斯在《一加一》中所說:“那些你逃離的,終有一天你還是要去面對,當初留下的殘局,不去解決就會變成更爛的殘局。 ”
人老了,“嘴硬”說自己不老,不願放下,只會讓矛盾越滾越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嘴硬”的人,大多是不受歡迎的。與“嘴硬”的人溝通會很累,總是要去猜測對方的心裡在想些什麼,還總是會在交談過程中莫名被“頂撞”,造成了極度不舒服的談話氛圍。
人老了,能力有限。子女或親人希望你能好好休養,過個安逸的晚年,而你卻“嘴硬”不服老,只會讓身邊的人覺得你執拗,往往不受歡迎。
“嘴硬”,其實就是不會說話,會失去“人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取悅一個“嘴硬”的人。“嘴硬”會讓人失去很多東西,太過於固執己見,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傷害了身邊人的心。
人生在世,本不需要活得那麼費勁,人老了,便要懂得服老,才能穩住“人心”。
*****02、“嘴硬”的人,吃虧的是自己*****
“嘴硬”的人,做任何事都很好強,把獲得成功作為首要目的,從而忽略很多其他的問題。倘若最終結果不盡人如意,吃虧的還是自己。
不懂得服軟,爭強好勝只會助長自己的虛榮心,時間長了,無論是生活還是家庭關係中,都會“碰壁”,想要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
太“嘴硬”的人,常常吃虧,讓自己受罪。
太“嘴硬”的人,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得罪人,讓自己受罪。在這個社會上,敵人太多,路就不好走了。在一個生活圈裡,“得罪”了太多的親人,生活也會過得不順心。
人老了,逞一時之能,不顧及後果,最終命運的齒輪會把相應的懲罰帶到你的身邊。
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好相處的,倔強的個性,將來肯定會吃苦頭。人老了,別讓自己太受罪,學會放平心態,這世間很多事情沒必要爭個對與錯,適當“認輸”其實也是贏了。
“嘴硬”,不會說話的人,會讓自己吃虧,也會增加身邊人的包袱,往往得不償失。
*****03、學會服老,學會服輸是一種本事。*****
人生是追求舒適度的,就像穿衣服。一件有彈力的衣服,能感覺到舒適,不緊繃;一件沒有彈力的衣服,往往在運動時,會感覺到束縛。
到什麼樣的年齡階段,到什麼樣的場合,見什麼樣的人,便得學會穿什麼樣的衣服。人老了,心有而力不足時,便要學會服老,學會說話。
老了,量力而行,別“嘴硬”。
“嘴硬”換來的是不平靜的生活,是煩躁不安的情緒。在變老的路上,要逐漸認清形勢,坦然接受自己的老去,與歲月握手言和,充實自己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
學會服輸,是一種本事。與他人較勁,與自己較勁,把這歲月攪和的一團糟,何談安度晚年。
老了之後,萬事量力而行。留不住的人要學會釋然,做不成的事情要學會放手。當一切收放自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變得簡單輕鬆了許多。
人生在世,要做個明白人,人老了,別“嘴硬”,換個心態過日子,換種方式和他人溝通過,歲月才能被溫柔以待。
人一旦過於“嘴硬”,便會高看自己的能力,難以忍受他人對自己的善意提醒,認為別人都是錯的,是見不得自己好。
不服老,而寒了人心,便沒有人願意與自己相處了,晚年孤獨一人,甚是淒慘。
人老了,體力和精力早就大不如前了。承認力量在變小並沒有什麼,這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無法逃脫,只怪歲月無情,人生短暫。接受當下的一切吧,或許這已是最好的安排了。
人老了,就不要“嘴硬”了,學會溫和地說話。
生命須臾一瞬間,在變老的路上,容顏逐漸衰老,身體機能也在逐步減弱,與世界對抗的力量也越來越小,學會服輸,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人老了,追求的夢想變成了到不了的烏托邦,雖有不甘,但人生就是如此。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人老了,學會服老,學會說話,晚年才會過得更順心。
往後餘生,就不要“嘴硬”了,慢品人間煙火色,閒觀萬事歲月長,這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意義。人間風景美如畫,順其自然過好每一天。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