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骨子裡懦弱的人,注定會逐漸在社會中喪失自己的資源,最終在陰暗的角落中苟且。我們應當盡量避免和骨子裡"軟弱"的人交往,因為這段交情只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麻煩,你的付出只會換來對方的退縮,你曾經的勇氣彷彿都成為一個笑話,因此,我們需要辨認出那些骨子裡"軟弱"的人。
通常來說,我們根據下面四個特徵,便能輕易辨認出哪些人是骨子裡"軟弱"的人,從而遠離這些人,免得雷劈的時候連累到自己。
*****一, 骨子裡"軟弱"的人,喜歡當迂腐的爛好人*****
好人在這個社會上總是受歡迎的,但一個處處迎合別人,對別人的需求有求必應的人,不能稱之為好人,只能說是一個骨子裡軟弱的爛好人。
爛好人在性格上往往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他們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只能將世俗對"好"的定義作為行為處事的標準,在很多時候往往會因為盲目服從心中"善良"的標準而表現出迂腐的舉動。
爛好人是可怕的,如李敖所說:"好人做壞事,比壞人做壞事更讓人厭惡。",一個爛好人由於自己骨子裡的軟弱,很容易被別人的花言巧語蒙蔽。
對一個人好的事情,在另一個人看來可能就是絕望到來的徵兆,因此爛好人看自己是好人,實際上卻是一個骨子裡軟弱的施暴者。
*****二,骨子裡"軟弱"的人往往離群*****
對於骨子裡"軟弱"的人來說,他們由於缺乏自信,害怕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吃虧,因此往往相對離群,始終和人群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離群的人不一定是軟弱的人,但骨子裡軟弱的人往往會離群,並非是他們選擇了離群,而是骨子裡的軟弱性格強迫他們避開人群,逃避可能出現的交往。
骨子裡的"軟弱"帶給他們深深的自卑感,因此即便在迫不得已需要交際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呈現出一副討好的姿態,而討好的姿態往往並不會讓別人尊重他們,於是軟弱的人又開始離群的生活。
歌德曾說:"一個人只靠自己是存在不下去的。"對於骨子裡軟弱的人來說,他們恐懼社交,並且由於自卑的因素而怕在社交中吃虧。
可他們總是要進入群體,既然無法改變環境,那麼骨子裡軟弱的人就應該改變自己,嘗試著驅逐骨子裡那份軟弱,學著去走進群體。
*****三,骨子裡軟弱的人不喜歡承擔責任*****
易卜生曾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但對於骨子裡軟弱的人來說,他們的記憶停留在孩童時期,始終認為會有父母替自己承擔責任,直到成年後依舊畏懼承擔責任。
害怕承擔責任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生活中我們通常會因為責任分配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可等到屬於自己的責任落下來,那麼一個人就要鼓起勇氣去面對,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骨子裡軟弱的人畏懼承擔責任,他們竭盡全力也無法升起承擔責任的勇氣,他們只想做一個蜷縮在強者羽翼中的寄生蟲。
和一個骨子裡軟弱的人相處,我們會發現自己過得很累,不僅是自己的付出累,還因為看不到回報的希望,你幫助他度過難關,可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卻因為可能付出的代價不敢承擔朋友的責任。
在我看來,骨子裡軟弱的人害怕承擔責任,更多時候是在用軟弱作為背信棄義的藉口,遇到這樣的人絕交是最好的選擇。
*****四,骨子裡軟弱的人往往是牆頭草*****
骨子裡軟弱的人承擔不住壓力,在稍微強一點的人面前他們便會因為恐懼而放棄立場,若是身處兩個人的爭鬥中,他們只會來回晃蕩在強者的身邊。
骨子裡軟弱的人成為牆頭草是一個必然的事情,即便他們在軟弱性格的驅使下努力迎合強者,卻始終得不到強者的青睞,因為他們不曾擁有自己獨立的靈魂。
在生活中我們也不乏見到"牆頭草"一般的人物,這些人雖然軟弱不堪一擊,卻在關鍵時刻會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傷害,比如在選舉投票時,他們往往會拋棄應有的公平原則,毫無底線倒向一個威脅他們的強者。
結語
骨子裡軟弱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呈現出上面這四個特徵,我們若是能夠根據這四個特徵辨認出身邊的"軟骨頭",第一時間就要切斷聯繫。
骨子裡軟弱的人自己沒有發展前途倒是其次,他們還會在被動的情況下成為你發展道路上的阻力,這是不得不警惕的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