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沉睡了一個冬天,柔和的風吹來,喚醒了大地,送給她一套嫩綠的禮服,讓她去開啟春天的盛典。
春緩緩而來,帶著希望,帶著喜悅,帶著暖意,面目親切,精神抖擻,正在巡游著北方的大地。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特別是在早晨和傍晚,天氣仍然有些寒涼。讓人不由得想起黃庚《春寒》中的詩句:“客思重重山色外,詩愁點點雨聲中。著人料峭東風急,牆角桃花未肯紅。”
豐子愷也在《春》裡寫到:“梅花帶雪開了,說道是漏洩春的消息。但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實際上雨雪霏霏,北風烈烈,與嚴冬何異?所謂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縮地躲在房櫳內,戰栗地站在屋簷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罷了!”|

當田野裡還有塊塊殘雪,枯草依然在寒風中搖曳的時候。那朵朵小黃花已經開放了,它就是迎春花。黃燦燦的,一叢叢,一簇簇,一串串,十幾枝,或幾十枝連接在一起綻放。當百花還沉睡的時候,那黃色的小花,已經在初春的寒風凜冽中傲然的報春了!
春天的午後還是愜意的,陽光很暖,帶著春的溫暖,撲面而來,像溫柔的大手,撫慰著曾經傷痕累累的靈魂!從身到心都是溫暖的,有久別重逢的喜悅,自在安逸的舒適,滿滿幸福的味道!
總是習慣在這明媚的午後,泡一杯淡茶, 倚窗而坐,享受這份光和熱,還有靜謐。一坐就是一下午,貪婪的享受春日暖陽,直到夕陽西下,才起身離開。
風是這個季節的常客,她有時溫柔,有時狂躁。不管怎樣,它都是為了叫醒大地,讓萬物復甦。
二月的風,搖響了綠色的鈴鐺,送來了春暖花開。似乎風有約,花不誤,歲歲年年亦如故,永不相負,亦不相欠。風雨送春歸,繁華喧囂正在籌備......
十里春風,吹開了迎春的梅花,叫醒了千樹萬樹的梨花,輕撫著十里桃林的枝丫。春天,在我的心裡,一直都是新一年的希望與生機。也是每一種生命滿血復活的季節。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細細想來,每一個春,都是那樣美好,有兒時的風箏,有青春的腳步,有對未來的希望,有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每每春風來,放風箏是這個季節的一種特色,是童年時美好的記憶,是一種懷念。用一根線牽著,奔跑在田野裡,悅耳的笑聲不斷迴盪,活力四射,快樂的不知疲憊,直到醉倒在二月的懷抱裡。
春像嬰兒的呼吸,輕柔,稚嫩,但充滿生命的活力;春像一簾幽夢,掀起一縷縷如絲的垂簾,撩起奼紫嫣紅的面紗;春孕育生命的希望,忘卻了曾經的傷痛,拾起輝煌燦爛的未來,充滿陽光與能量的前行在路上。
四季輪迴,有沉寂就有喧囂,有冬枯就有春生,有黑夜就有白晝,有安靜就有躁動。
陽春二月,願往事隨風而去,萬事皆可期,喜歡的都能擁有,失去的就釋懷。愛你所愛,無問西東,砥礪前行,開創新一季的錦繡河山。
春天是四季的開始,寒雪消融隨冬去,百鳥爭鳴迎春來,舊冬成為過去,新春是新的開始。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十里東風來報信,有春要來,有花要開......
——若梅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