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鍾書說,門外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
靜是花開,它既不打擾你,也不絮說芬芳的心緒。所以,你總是覺得花是如此的美。
靜,是美到夜深的一份安穩,是恬到老去的一份清絕,是守到暮年的一份至真。
安靜的時候,是每個人發現自己最好的時候,沒有外界的干擾,我們能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生需要沉靜,心才能清明,才能知道自己想走的路,自己需要的東西。在喧囂的鬧市能夠靜下來實為不易。只有靜,才可積澱,才可反思,才有開悟。
學會給自己一份安靜,心才能得以自處。人到中年,越來越喜歡安靜,喜歡享受安靜帶給自己的輕鬆,自由,快樂。
靜,是一種聲音,從遠古一直靜到如今,從遠山一直靜到窗前,從眼下一直靜到心間。也或許只有你已經步入中年,才能慢慢體會安靜的那種美,那種超然自在的感覺。
俄國文豪普希金曾說:“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內心的安靜作為基本特徵。”
安靜的生活是一種享受,那種輕鬆的感覺,從心靈深處慢慢散發出來,輕鬆,從容,快樂。
與其花大把的時間在低效率的社交活動上,不如在高質量的獨處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享受安靜,學會獨處,修籬種菊,坐臥隨心,此乃人生一大修行。
面對外界的浮躁與喧囂,我們的內心時常會疲憊、會厭倦。此時此刻最需要做的是給自己創造一個安靜的空間。
年輕的候,特別喜歡與人爭辯,後來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靜靜的溪邊一坐,嗅花草熏香,聽潺潺流水,觀蜻蜓戲水,捧兩縷清風入懷,是那麼的寧靜,是那麼的享受,那麼的安逸。
半生已過,看透了人,看透了事,看透了人心,看透了生活,也學會了沉默。不解釋,不爭辯,沉默以對,寂靜歡喜。
沉默,只是不想再說,安靜著。不管紅塵中有多少紛擾都能在喧囂之中尋一處靜謐可以獨自憂傷,亦可以獨自歡喜。
蘇東坡說:“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浮躁的社會更需要一顆靜氣的心看世界。保持一顆安靜的心,享受一種素雅的美,你有多靜氣,就有多貴氣。
安靜是一種修養,喜歡安靜的人,常常喜歡獨處。獨處不受環境干擾,任心情去遊走,任思緒去飛揚。
安靜是一種深沉,一種情懷,一種姿態。無論失去什麼,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讓心境清淨,潔白,安靜。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不爭不搶,不急不躁,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把生活中的獨處,當成一種享受。把安靜的時光,當成一種自醒!只有心安靜,才能正確面對世事紛擾,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
與其沉溺在那些無效的社交活動中,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充實自己。讀一本書,在紛擾塵世中保留內心的安靜與閒適。
蘭居幽谷,雖孤獨亦芬芳,是一種淡泊;梅開偏隅,雖寂靜亦流香,這是一種優雅。
人活一世,也就求個心的安穩平靜,有心寬似海,才有風平浪靜。時光靜好,與君語,繁華落盡,與君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