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毛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生活中的大部分煩惱,往往是源於沒有錢。維持一個人最基本生活的錢,是一個人活著的根本,也是一個人去追求理想的底氣。
沒有錢,才是一個人的痛點。一個人若是長期缺錢,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和困擾,只能逆來順受地扛在肩上,漸漸的就迷失了自我。
現實中有很多的人都是“月光族”,一個月辛辛苦苦的打拼,到頭來卻一分都不剩,銀行卡里面少得可憐。
越長大越覺得愛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是虛榮,也不叫拜金,因為錢最能帶來安全感。
家裡有錢人不慌,有錢就是硬道理啊。一個人長期“缺錢”,就會養成這3個習慣,一眼就能看穿,掩飾不了。
*****1.買東西時左思右想,猶豫不決。*****
如果你沒錢,要用錢的時候就會畏首畏尾,精打細算。
一個人只有在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以後,才有資格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越貧窮的人,越是花每一分錢都很仔細。他們不會輕易得多花一毛錢,甚至有些時候他們會把一毛錢當兩毛錢花。
因為缺錢,過日子開銷需要精打細算,不能再任性的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一個人沒有錢,便意味著沒有選擇的資格,同時,還要忍受各種委屈與煎熬。

*****2.與人相處時很自卑,不喜歡湊熱鬧。*****
窮,才是一個人自卑的根源。沒錢的時候你會過得很卑微。因為沒有錢,走路都要低著頭,說話做事還要看人臉色。
有的人因為窮,而不敢向心愛的人表白;有的人因為窮,會怕別人看不起,不願意參加聚會,不願意與人交流。
當一個人太窮,生活過得太拮据,那麼就會因為窮變得自閉。平時在社交這樣的人也總是一副自卑的樣子,不敢表達自己,卑微懦弱。所以說,人最大的底氣永遠是足夠的金錢。
一個人出身貧窮不可怕,怕就怕有些人連內心都變得貧窮,早就習慣了自卑自憐,永遠不願改變。
*****3.愛佔小便宜,做人斤斤計較。*****
一個人有錢還是沒錢,或許初識看不出來,但只要相處一段時間,就一定能夠發現端倪。
對於一些長期缺錢的人,他們精打細算習慣了,平常趕個集買個菜、去超市買個東西都想講講價格,佔個小便宜。
因為人的習慣是藏不住的,就算有些人嘴上說自己很有錢,但是下意識的習慣是騙不了人的。這種消費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想要扭轉他們的這種消費習慣,已經很難。
什麼便宜都愛佔的人,往往會越來越窮。因為這是窮人思維,不想著怎麼賺錢,只想著怎麼去佔便宜。一個人長期“缺錢”,就會養成這個習慣,一眼就能看穿。
結語:趁年輕,你一定要努力多掙點錢。
錢不能買到一切東西,但它卻能給人帶來生存的底氣。
活著處處需要錢,如果你沒有,那麼很多時候除了忍氣吞聲的妥協,別無選擇。長期缺錢的人,會不自覺地有這三種習慣,一眼就能識破。
作家毛姆說過:“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須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的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有了錢能過上理想的生活,不在為錢卑微,不在為沒錢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作為成年人,多掙錢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制於現實,活著更體面,更隨自由。
“有錢能使鬼推磨”、“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如果往後的日子,不想卑微,那麼就在能力範圍之內,努力賺錢,去從容地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