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己,一個愉悅的字眼,一份溫馨的情懷,一種神聖的境界,一處莊嚴的殿堂。每個人都心之所向、魂之所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禪意歸宿。
知己,不折不扣,不虛不假,是一位有相似品質、相通認知、相同性情、相依相偎的精神朋友,始終以優雅的姿態,彼此接納包容,彼此欣賞羨慕,彼此安慰鼓勵,彼此溫柔以待,相扶相助,彼此心事同振共鳴,心性默契融合,共養一株草木,同享一份快樂,讓雙方的生命更精彩,人生更輝煌。
但“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
相信一句話:這個世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畢竟,人與人之間,扮演的無非一個過客的角色,不管怎樣精心盡力,都抹不掉外來者的身份,很難走進彼此的心靈,融入彼此的脈搏,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
走過好長好長的路,兜兜轉轉,到最後才發現,越來越孤單寂寞,身邊陪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彌足珍貴的朋友只有自己,彷彿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經歷好雜好雜的事,得得失失,最終才發現,許多事只是表面,根本觸摸不到本質,那些世俗追逐的功名利祿榮辱浮沉,皆不是適合自己的,也不是自己喜歡的,越來越淡泊豁達的是內心的情愫,知足簡約的是自我的心性,始終守護且不斷豐盈的僅是自己的一顆初心本念和一份獨特的清歡。
遇見好多好多的人,尋尋覓覓,到最後才發現,每個人都有一個封閉的圈子,一顆獨立的靈魂、一把神秘的心鎖,一張偽裝的面具,始終找不到真心實情,總隔著一段距離,越走越近的只有自己,而且是從前的那個原原本本的自己,一切最終回歸到自己的初始世界。
原來,始終同呼吸共命運不離不棄的,唯有自己,最易理解熟悉知冷知熱知悲知喜的,唯有自己,可依靠可信賴可撫慰可療傷的,唯有自己,能夠白頭到老一直走下去的,唯有自己。自己最理解自己的行走方式,最清楚想要的生活狀態。

我們一生都在修行路上,常常虔誠執著的追逐著生命的姿態,豐盈著生活的韻味,注重在外界尋找知己,一直力圖尋找結交更多的知心傾情朋友,到頭來終於發現,始終遺忘和虧待的全是自己,忽略甚至完全忘記應該做自己的知己,自己往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把自己邊緣化了。
與其走不進別人的心靈,做不了真心的知己,不妨善待自己,先把自己讀懂看清,每時每刻與心相對,與魂相識,無拘無束,坦誠相待,傾聽自己的心音,真正發現找到真實的自己,做自己的知己,也以此做為人生修行的起點和原點,才不枉此生,才算活得明白。
做自己的知己,絕不是畫地為牢的自私、自戀、自閉,一味拒絕他人,而是像照鏡子一樣,發現自己,接納自己,愛惜自己,從而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做他人的知己。
無疑,做自我的知己比尋求別人做知己更有必要,了解自己比別人認同更重要。人生最重要最必須的知己,唯有自己。人生的最好狀態,就是成為自己最好最久的知己,如此,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