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終其一生,我們都行走在自己的心路上,與自己相愛相殺,苦海茫茫,崖岸無際,終其一生,我們都想解脫自己,昇華自己,讓自己的心靈不再煩惱,讓自己高興快樂。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改的是自己的錯誤行為,只問己過莫論人非,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別人的錯,拿一把道德的尺子去測量別人,唯獨忘記了先量量自己。
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行先要把自己打碎,把自己的脾氣打掉,卑微到塵埃里,為別人犧牲自己。
只是每個人都做不到無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要求理所當然,這正是我執堅固,自私傲慢,只因為你的心中只有自己,怎會想到別人?
因為有我,別人不中聽的話會傷害我,金玉良言的勸說也不會改變我,因為我是好人是正確的,錯的都是別人;因為有我,別人不能觸及我的利益,我幫了別人,即使不求回報,也希望別人心存感激。
無我最難做到,如果你做到了無我,你所有的修行修養一定成功,因為你想到的只是別人的需求和苦難,你的心裡只有慈悲。因為無我,你已經渡脫了心中的煩惱。
因為有我,所以有煩惱,有痛苦,我們要除去煩惱,抵達快樂的彼岸,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一切的痛苦,過錯,煩惱,好壞,美醜,是非……等等種種,都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來自我們的一念。
真修行,是生命的一場懺悔,因為你不達聖賢的境界,每一個心思和行為幾乎都是錯的,都是自私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修行是隨時隨地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錯誤自私齷齪。
一個人的一生有幾件事是為別人做的?你為這個社會的文明奉獻了什麼?你為別人帶來了什麼利益方便?一日之中,有哪些事你首先考慮到了別人,別人錯了,你有沒有放過原諒,沒有嚴格的反省自己,那就不叫修行。
懺悔是反省自己的錯誤,悔恨改過,不再去犯錯,我們往往今日懺悔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卻在明天又犯了同樣的錯誤,這是修心修行最大的悲劇,變成了反复無常,自欺欺人,正是想得到,做不來。
人生是一場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性,昇華的是自己的人格,守得是人生的道德底線,修行的人要終生守住永恆的戒律,不越雷池一步,才能使自己的心堅如金剛顛撲不破。
修行守得是戒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格偉大的人一定是終生自律的人,戒律是修行成就的法寶,自律是自求強大圓滿的武器,只有遵守戒律刻意自律,才能有最終的解脫自由。
佛家的修行講求“戒、定、慧”,戒是一切修行的基礎,沒有戒律的圓滿,一定不會有“定慧等持“的成就,我們修行之所以失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守不住戒律,因為我們對自己不狠心,關鍵時候還是放縱了自己,原諒了自己,欺騙了自己。
戒律是行為的嚴格約束,有形的戒律,殺、盜、淫、妄、酒;仁,義,禮,智,信。每一條我們終其一生未必能真正做到,可見戒律之難,修行之難,無形的戒律更難,真正的戒律是“心戒”,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不能踰矩,都要念念為善。
都說人生是一場修行,一生,我們都行走在自己的心路上,在歷練自己一顆脆弱的心,你要守住心中的戒律,時刻反省自己,懺悔自己,念念為善,做到慈悲無我,才能脫離苦海,抵達快樂的彼岸,渡脫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