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不健全,趨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而現實又給了我們太多的誘惑,干擾我們的理智。
很多時候,當我們了順應人性和自己的本能,結果卻是在慢慢走向墮落。
下面這3種狀態持續時間久了,將毀掉你的一生:

一、長期低質量的宅家生活
當今社會給我們提供了太多舒適區,我們會不自覺沉浸其中,而舒適區一旦建立,你就會變得無比依賴,不願意走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紛繁複雜的世界。“在大城市裡,搞廢一個人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你便開始廢了。” 長期低質量的宅家生活,會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
心理學家:當你對現狀心滿意足,日復一日地做著同樣的事情,得過且過,不再花時間學習、提升自己,那麼你的成長見識將永遠停留在那裡,你已經朝平庸邁進了一大步。

二,沉溺於短期快感之中,不再做長期投入。
十幾秒刷一個抖音視頻,二十分鐘打一把王者榮耀遊戲,微博段子張口就來,網紅的名字如數家珍,頂多看幾篇如何“迅速提升自己”的碎片化文章,打完雞血後依然渾渾噩噩。玩遊戲、刷視頻是順應了人性,它們有及時的獎賞機制,短期內便可獲得快感,即使這種快感是虛擬的、易逝的,也讓你的時間和生活從指間流逝。
心理學家: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當你不再製定計劃,而是一次又一次放縱自己沉溺於即時快感和虛擬的成就感中,你離廢掉就不遠了。

三、習慣於麻痺自己,過度依賴過去
生活中不如意時,為了緩解壓力,潛意識會本能的通過自我欺騙、退行(假裝自己是個寶寶)等自我防禦方式來自我麻痺。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焦慮,但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而且會上癮。當我們的大腦習慣性的依賴過去思維時,我們就陷入了囚籠之中,再也無法創造性的進行改變和發展。後悔自己沒有在最好的年華里修煉自己、沒有冒過的險、沒有追求的夢想......
心理學家:很多時候我們是為了逃避思考而做任何事情,習慣依賴於過去而不願做出改變,勇氣是儘管你感覺害怕,感覺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對、迎難而上。向前一步,也許一切都會不同。
你是否也習慣了當下的生活,靠著短期的快感和虛擬的滿足感度日,麻痺著自己呢?
你是否對現狀如此不滿,卻也沒有勇氣去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