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是表示,你和我相處,我不會傷害你。
獨來獨往則是表示,我不渴求你的理解,同樣,我也並不想試著接近你,理解你。
咱們兩個在一個安全範圍內,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好了。

《甄嬛傳》中的端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整部劇中,她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的,帶著她的侍女,參加某些在她認為,十分重要的活動。
在宮中,她沒有打算和某些人做閨蜜的想法,即便對於她喜歡的皇上,她都保持了克制。

大概是她明白,愛是虛妄,皇上不可能愛她,靠得太近,反而會讓人生厭。
而宮中的人,又有幾個能真心的呢?她把甄嬛當成了戰友,但是都沒有當成朋友。
大概是因為,當年她和華妃,其實關係也不錯,但是皇上與太后一起設局,徹底將她與其他人的情分剪斷。
久而久之,她明白了,若是不想傷害他人,若是不想被傷害,就只能離人群遠一點,
只有這樣,她才可以活得稍微安心,活得稍微有安全感一點。

這其實和大部分獨來獨往的人的選擇有異曲同工之妙。
受盡了家庭、朋友、戀人、婚姻中另一半的傷害,於是只想逃。

被傷害過的人,倘若心存善念,就會變得友善一點,
因為他被傷害過,知道如何不去傷害他人,當然,也知道怎麼去用一點手段,就傷害他人。
此外,那些想逃的人,就會變得獨來獨往,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能讓自己活得安全一點。
或許有人很幸運,不用經歷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糾葛,不過至少應該試著理解一下,不是所有人都是幸運兒。
有些人的遭遇,決定了他們的選擇。

當然,也有另外一些友善的獨來獨往的人,比如《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
這些人選擇獨來獨往,有的是已經是一代大俠,不想再和這個世界糾纏。
有的人選擇獨來獨往,則是想把自己修煉成大俠,他們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必須有所捨棄。
捨棄人世間的關係就是最基本的,你只有不糾纏於世事,專心於自己的事業,才會不斷地開拓進取。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皇帝的后宮,不是用來愛的,只是用來繁殖的。
一個人沉溺在世間的人際關係裡,久而久之,就會讓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
只有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才能輕裝上陣。
獨來獨往的人,有的是受夠了人類的傷害,有的是受夠了人類的喧囂,有的則是為了追尋內心的腳步。
保持友善,則是一種道德,既然不能脫離人世,那就把芸芸眾生視作一個人,他們不好不壞,只需要微笑對待。
------------------------------------------------------
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所謂友善的人,只是他表現出來的表面氣質,表面的現像是和藹友善的,比較容易接近,親和力比較強。但是這樣的一個氣質是他後天為了適應環境所形成的呢,還是說他內心的真正態度就是如此呢,這個是不同的。這就像岳不群一樣,這會他叫偽君子是因為他表現出的氣質是君子氣質,但是他私心,他私底下做的事情卻和壞人沒什麼兩樣,跟君子其實是完全是不符合的,所以我們才會叫的偽君子。所以你覺得是在面對岳不群類似的人的時候,你覺得他是友善的呢還是不友善呢?
所以當我們去和一個人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刻板印象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快速地進入一段關係,但是當您需要和一個人進行長久交往的時候,您需要的是從對方表面看到對方本質,從對方外在表現看到對方的內心世界。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以動態的眼光去看待對方,而不是固守著最開始的印象,畢竟不會有絕對的好,也不會有絕對的壞。
------------------------------------------------------
朋友是化解孤獨的一種方式,學會和孤獨相處,確實能夠讓我們變的更加強大。
但是,不論你再怎麼友善,如果你孤獨到一個朋友也沒有,誰也入不了您的法眼,那就真的可能是性格有問題了。
友善地向別人示好,別人也會向你友善示好,這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為人方式,
畢竟這是一個交流型社會,不管你再怎麼喜歡享受孤獨,老是獨來獨往,你肯定要與這個社會脫節,
而你的成功之路,絕對比其他人要走的艱難。
友善與獨來獨往並不是相互排斥的概念。友善可以獨來獨往,友善也可以不獨來獨往。
獨來獨往有時是真的孤獨,有時卻也是真的灑脫,完全看當事人的真實情境而定。
無論屬於哪種情況,獨來獨往不是錯,獨來獨往應為一種被尊重的狀態。
如果有人需要獨來獨往,我們為什麼不允許呢?
若是您被獨來獨往的人所吸引,很有可能,您內在也有獨來獨往的渴求,只是您不敢這樣去做罷了。
在以往,獨來獨往是一種很危險的狀態,因為不合群,就會被孤立;
不附和別人,就會受到打擊;
而且獨來獨往有時也會給群體帶來“異類”的挑戰,成為眾矢之的。
但現在,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意識的提升,人們的包容性更大,
人們開始看到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與需求,
人們對獨來獨往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甚至隨著人們對自己內在的探索與追求,人們對獨來獨往會抱有更深的熱愛。
所以,如果您認為:
“友善就要合群”,或是“獨來獨往就是在拒絕別人”,您就會處於困惑之中。
看穿自己觀點的限制性並不難,靜下心來即可。
友善並且合群很好,友善但獨來獨往也很好,因為他終究還是友善的。
如果您想走近獨來獨往的人,那就上前去,
告訴他:我很喜歡你,我想和你交往,做朋友。這是一種和諧的相處相交之道。
不過,在交友方面,最好不要去窺探別人、修正別人,否則最後受傷的肯定是自己。
交友,只是去奉獻出自己的真心與真情,讓它成為自己的一種表達。這一句閒話,送給有緣人。
很喜歡倉央嘉措的一首詩《見與不見》,放在這裡也別有味道。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