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處弱勢地位,很多人會一忍再忍,低聲下氣,自以為卑微底層,日子過得不盡人意。其實,這大可不必,我先來講一個很有意味的故事:某個男子開了家新工廠,一次,他去工廠視察,看到一個長得斯斯文文的男子在賣力地幹活,就走到他面前,大聲對他說:“大兄弟,你好好做,我以前也和你一樣,努力工作,才淘到第一桶金,開了這家工廠啊!”那個男子聽了,笑了笑,然後嘆了一口氣,說道:“是啊,老闆,我們都好好幹吧!但你要知道,我以前也是像你一樣,是當老闆過來的啊!”

所以,一個人在強勢地位的時候,不要過於得意,避免日後失意的時候被人嘲笑,無人幫助;而在弱勢的時候,記得不要過於悲觀,不要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不要一直抱怨世道的不公,而是要懂得這樣做,我們才能走出弱勢的困境:

第一,人處弱勢,要懂得不要一直回憶過去。人在弱勢的時候,往往比較悲觀失望,一個人陷入悲觀失望的情景中,一般都喜歡回憶當年的風光,回憶當年的成功時光,回憶曾經的光鮮和亮麗的好日子。其實,這樣的回憶多了,不但會增加自己悲傷的情緒,而且還會增加自己抱怨和仇視他人的心態,這樣的回憶,應該及時地放下,我們要多想現在要怎麼做,現在要怎麼努力,現在要從哪裡做起,也許,這才是人處弱勢的時候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人處弱勢,要懂得不要道德綁架。很多人,都喜歡同情弱勢群體,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但是,我們如果身處弱勢,可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有道理,不要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本該就要受到最好的安撫和待遇。用他人的同情來對自己的無所事事或者超越底線的做法,進行道德綁架,是非常錯誤的,也是最不可取的。我們一定要摒棄掉這種不健康的心理。人處弱勢,利用他人的同情和幫助,重新變得強大,重新改變自己,也許,才是最為正確的做法。

第三,人處弱勢,要懂得沒勢找事。近日,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主辦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正式啟動。5 8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服務平台,為此次調查提供各個領域的大數據,展現了中國老百姓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理念和感受。調查中有個問題:您努力工作主要是為了什麼?引起了我們的深思:是啊,我們辛苦工作到底為了什麼?截止目前的數據來看,排在首位的是“追求更高的品質生活”。而要想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就需要我們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種良好的“局面”。

而人處弱勢,很多時候,好的機會,好的工作,都難以落到你的身上,這時候,我們就要懂得沒“勢”找“事”了。“勢”其實就是一種事情的最佳歸屬。一個善於做事的人,他(她)所做的事情,必然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局面”,這個“局面”就是“勢”。所以,我們身處弱勢,一定要懂得去努力,去找事情做,去好好做事,然後,才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良好的“局面”,也就是勢。

第四,人處弱勢,要懂得“三十年河三十年河西”的道理。開頭的那個故事,很形象的說明了“ 三十年河三十年河西 ”的道理。人處弱勢,一定要記住這樣一個道理: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除了自己,誰也沒有義務對你負責。所以,我們一定要記得自己身處弱勢的時候,不要灰心喪氣,而是要懂得實打實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把自己曾經的弱勢和失敗,當做一種經驗,重拾曾經的優勢,重新站起來,盡力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價值,讓自己原本微弱的力量逐漸強大,讓別人看到你嶄新的出發,和光亮的一面!只有這樣,你才能氣定神閒,舉重若輕,從而運籌帷幄,決胜千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