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一直在遵循著適者生存的法則,社會也一直在上演著優勝劣汰的戲碼,這5種人,將在下一個十年被率先淘汰掉。
1
玻璃心的人
隨著社會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經濟發展的背後,人情的冷漠是一種寄生性的產物。
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四太太,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剛來澳門的時候,自己驚訝於澳門的發展,但也傷感於澳門的人情淡薄。
她說她在老家的時候,感冒都好多人噓寒問暖,勸她今天就不要工作了,安心休養吧。
但是到了澳門,她發高燒,嘴唇破皮,身邊的人沒一個人注意到她的身體狀況,她回家痛哭,
但是痛哭之後,她明白了,她不能像以前那樣敏感脆弱了,因為就算她死在街頭,也未必會有多少人心疼她,還會給警察添麻煩。
我剛去英國讀書那會,因為情緒不好,躲在宿舍哭,一個先去的學長笑著和我說:
倫敦天氣不好,沒人會注意到你的不良情緒的,還是自己振作起來吧,敏感是沒有用了。
玻璃心的人,總是對一些事情揪心不已,其實事情本身不傷害人,而玻璃心的人,總被自己的想法折磨的死去活來,這種人,注定要被淘汰。

2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要想成為全才,越來越難了,所以有一技之長的人反而能在將來的社會立足。
以前的社會,風油精類型的人物可能還有點用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被專業領域的精英所取代。
一個風油精一般的人,成為最容易也是最先能夠被取代的人,也將是最容易被淘汰掉的人。
3
不善於學習的人
社會競爭太激烈,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學東西,那是一定要還的。
但是,作為成年人,特別是工作後的人,要學習,則代價很大,不僅有精力和時間的代價,還有金錢的代價。
有個同事,40歲中年婦女,吃飯的時候和我們說營養學,過馬路給我們說交通知識,她說她好多證書,但是呢,工資還沒我們年輕人多,在公司只能打打雜。
她確實是一個愛學習的人,但是學的東西都沒多大的價值,不能為她帶來實際利益以及價值的提升,反而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例如,你30多歲了,學習專業賺錢的技能,要比學習藝術類的東西要有價值。
因為30歲之後一般要成家立業,而藝術的學習是一個長久的學習歷程,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並不適合成年人。
都說要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去學習,但是誤入歧途的學習,還不如好吃懶做養精神,不善於學習的人,注定要被淘汰。

4
情商太低
現在媒體都在報導情商的作用,也許有誇大其詞的方面,但是情商太低的人,確實是最容易被淘汰的一批人。
兩個智商一樣,能力一樣的人,老闆會選那個會說話,會圓滑處事的人。
看到有心理學家分析情商對人一生的影響:
(1)有能力有脾氣的人——懷才不遇;
(2)有能力沒脾氣的人——春風滿面;
(3)沒能力有脾氣的人——事無成;
(4)沒能力沒脾氣的人——貴人相助。
5
不會聽取意見和盲目聽取意見的人
電視劇《奮鬥》中,陸濤的富爸爸問陸濤能不能把煙灰缸頂在頭上,陸濤說不知道,他爸說那你試試,結果陸濤就試了,像個笨蛋一樣,把煙灰缸頂在頭頂。
陸濤爸爸很嚴肅地說道:一個成功的人,一個精明的人,會聽取別人的意見,但不會聽取愚蠢的意見,你必須學會從眾多意見中篩選有價值的。
這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信息太多,你得學會篩選。
而盲目聽取意見,或者乾脆不聽別人意見的人,最終都將成為被淘汰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