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葉知秋
遍地是黃金的時代,有得人隨便動一下手就賺到錢。這確實很難想像,不過身邊總有這樣的人,似乎是天生的企業家,眼光獨到,能一下子找到風口,抓住賺錢的機會,在最短的時間累積起原始積累,實現初步的財務自由。
然而大多數人,似乎是天生的遲鈍,無論做何事都慢半拍,看什麼熱門就去做什麼,不是去找風口,而是去追風口。而且失敗之餘,更是搭進去大量的時間精力。
其實這就是人與人的一種差距。悲乎!

為什麼他能快速抓住賺錢機會,你卻只能跟風?
為什麼他看起來賺錢很輕鬆,你卻勞勞碌碌掙辛苦錢?
為什麼他能住開豪車穿名牌海外旅遊,你卻只能買打折貨逛超市特價區?
不要說:有錢人都是命好。
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辭
你也有權利去追求不平庸的生活
沒有天生的有錢人,只有不努力的失敗者。
其實沒有天生的能者,只有後天的勇者。人的見識來源於生活,只要我們善於發現,處處是商機。

那麼什麼才是商機,商機有共同之處嗎?需要什麼技能去分析發現?

細心觀察與發現
一:商機之貪和懶
商機就是沒有被解決的問題,或者過程很麻煩。大多數的人,是只喜歡抱怨,而不喜歡解決問題的;而有的人,解決了抱怨,就發現商機賺到了錢。
比如:
你沒時間逛街?淘寶出現了;淘寶東西越來越多挑花眼?各種導購、推薦、比價、團購出現了;你想開店卻不會?各種開店教程、店鋪裝修出現了;你開了店沒流量?各種推廣軟件、淘寶客出現了。
你打不到車?滴滴出現了;你家離地鐵站有點遠?各種擺渡車、三輪、甚至共享單車出現了。
微商越來越多,吸粉太難?各種微商培訓、吸粉神器出現了。
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商機,只要你解決了大家抱怨的問題,或者讓人們更爽,你就找到了商機。
二:市場的探索
找到了商機,這個商機是否偽需求?是否有利可圖?
這時候就要估算一下這個市場的規模:
1.受眾:已有或者潛在的用戶群體,規模能否達到盈利的目標。
2.競品:這個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如果是紅海競爭激烈,你有沒有更強的資源、更好的產品、更優的服務,找出你和競品的差異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3.需求量:用戶每天都需求一次和每個月需求一次是完全不一樣的。
三:圈子
敏銳的商業嗅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多次失敗摔打中實踐而來的。你要有自己的商人、生意人、創業者、大小老闆的圈子,多接觸項目,多了解生意,進了圈子耳濡目染,就算你沒開始做,多看看也學會了。
你去混圈子,不斷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最後,你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圈子。
所以世有伯樂和千里馬,如果伯樂沒有發現千里馬的眼睛,那也是徒勞。就和這種情況一樣的,有錢人發現遍地都是黃金,因為他們有發現賺錢項目的眼睛,並不是一味的發愁到底應該賺錢,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有句話說得很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其實細細解讀是這樣的。
命:人的出身,社會分層,不同階級的人又不同的起點。
運:就好像范增看劉邦“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很多時候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我們的命數。
風水:通俗理解為環境,我們身處的世界,帶給我們的感受,這就是環境,你去不同的城市生活,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陰德:因果論,行善積德,終遇貴人。
讀書:個人的提升,現代人出賣的最多的不是力氣活,而是腦力活。

財務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