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餘的時間,可看看書,或者喝喝茶。
倘還無聊,亦可坐在藤椅上發個奢侈的呆,十分鐘,一小時,都隨你。
再不成,放逐一下自己也好。如明末的張岱,到湖心亭看一場雪。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若人生有此奇遇,可得大趣味。
當然,不看雪也罷,睡一覺,一覺睡到雪化,起來豪喊一嗓子:大夢誰先覺!

這都算快樂的過法,即把無聊化為有聊。
人閒之時,最忌諱的事,便是說閒話管閒事。
背後說人是非會生是非,人前管人是非必攬是非。
正應了那句:有些煩惱是來找你的,有些煩惱是你找來的。
沒有人刻意為自己找不痛快。但人閒易嘴欠,嘴一欠,事就來了。
故無聊應多守口,有欲最當守心。
靠譜的人生是走出來的,也是守出來的。
靠譜的人生,特徵大抵六個字:言寡,體勤,心靜!
一個人性格太隨和,就會顯得無遮攔。
敞開得多,好處是容易讓人接近,壞處是讓人接近得太容易。
這樣帶來的後果是:你敢隨和,別人就敢對你隨意。
也就是說,你可以贏得喜歡,卻未必能贏得敬畏和尊重

按道理講,隨和的人善良,應該不被欺負才是。
事實上,更多的人,喜歡的是善良,拿捏的也是善良。
他人之所以願意拿隨和的人開刀,只是因為欺負一個好脾氣的人,需要付出的成本很低。
這不是隨和的人的悲哀,這是人性的悲哀。
也恰恰是這種一眼能望到底的品性,會交到死心塌地的朋友。
當然了,只有懂得的人,才會如此珍惜。
畢竟,在一個雲山霧罩的社會,與深不可測的人心相比,
隨和就是真摯和淺近,就是肝膽相照,就是坦誠相見。
在交往的層面上,與隨和的人相伴,往往可以走得更遠。
在乎的少的人,自然,放開的就會多。
傻傻乎乎,大大咧咧,可能會遇上壞人,但於人生的長遠來說,絕不會是壞事。

這個世界,多少友情因計較而斷,多少愛情因計較而散,多少親情因計較而疏遠。
而一個脾氣好的人,卻可以把這一切都留下來。
也就是說,隨和的人也許會失去不少,但留下的一定更多。
人生,好多時候都要消耗在諸多的無意義上。
無意義的具體表現是,場面很熱鬧,但事後無價值。因為,更多的場面只是為了彼此的臉面。
一個人,在無意義中待得太久,追求就會走眼,理想就會走形,意志就會走脫。
無意義產生的最大意義是:空耗。從此,人生荒腔走板,忙忙碌碌卻庸庸碌碌。

在一個把無意義當成有意思的俗世,生活的一切,必然都會深陷在這個大坑里。
明知無意義,還必須混跡其中,否則,就會顯得離經叛道,就會顯得孤高傲世。
開始你還是被迫的,時刻想著逃離,但混跡久了,有心也會熬成無力。
換一種表述就是:生活沒打垮你,但無意義拖垮了你。
有一種苟活,叫不能為自己而活。
你想有意義地活好每一天,人生卻給了你無意義的一輩子:
一個看不見未來的單位,一群烏七八糟的身邊人,一堆鉤心鬥角的破事,
以及,應付不過來的酒局飯局會局賭局各種局———你是欲罷不能的局中人,卻難是自己的劇中人。

就像不為無愛的婚姻忍辱負重一樣,也不必將無意義的人生廝守到底。
活到別人高興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別人高興的時候,自己也高興著!
講究的時候到了,因為我們已經將就了太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