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會有很多同學,在小學、初中、高中年代,難以分出伯仲,但是,進了大學,一個人未來的作為,其實就已經開始成型。老天,不會掉餡餅給一個不思進取的人。有的人,在大學時代,就能夠以自己堅忍的毅力,開始自己的拼搏奮鬥之路:真正的學習,不單單是知識,其它能力的學習,也至關重要,比如交際、尋找機遇、跟著導師、外出實踐,等等,都能看出一個人未來的大致模型。一個想混一張文憑的人,很難在以上這些方面下苦功夫,而只有不斷努力的人,才有更多的機遇,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和人生價值。

於是,十年過去,二十年過去了,大家再聚一堂,各自的作為就顯山露水了,這時候,你才知道,自己的一些同學已經富甲一方,而你剛剛還在手機的客戶端下了一個遊戲,賣了一個道具,得到了三塊五毛錢。這,就是差距,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就是靠一部手機來區別。

首先,真正有作為的人,不會天天抱著手機。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人,他們的思路,總在路上,今天的會議,明天的約談,後天的合同,他們的議程總是擺得滿滿。而你,卻天天抱著一部智能手機,坐也看,走也看,睡前更要看;私聊要聊,群聊也要聊;幾塊錢的紅包要搶,一分錢的紅包,你也要搶,因為你說,一分也是愛。隨著時間的轉移,你除了抱著手機,看著某個名人的公眾號,讀點心靈雞湯,就剩下了長吁短嘆。而那些堅持工作的人,他們卻得到了他們的事業的輝煌,和經濟利益的豐厚報酬。

其次,真正有作為的人,他們會開發手機客戶端。當你入迷網購的時候,那些富甲一方的同學,卻已經在開發他們的客戶端,他們的產業和軟件開發,不是靠玩手機客戶端玩出來的,而是靠著他們的努力和奮鬥才得到的。他們的產品和輸送方式,讓客戶端的你為他們買單,而你,卻在並不知曉對方的情況下,乖乖給同學掏錢買單。也許,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這就是勤奮者和平庸者的不同命運。

第三,真正有作為的人,他們利用手機聯繫世界,而你,卻用手機麻痺自己。真正有作為的人,他們會利用手機,聯繫客戶和人脈,運用他們的資源,和世界聯繫,把自己的事業存進手機,讓手機給自己打工賺錢。而你,卻天天抱著手機,瀏覽各自不同的網頁,看著手機裡的人生,想著自己渾渾噩噩的自己。你想不出他們這些大大小小的客戶端,是如何抓住人心來賺錢的,他們又是如何開發新一代智能手機或者機器人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的,看著別人的成績,你只能發出“嘖嘖”的讚嘆聲,繼續瀏覽下一個手機客戶端。

網絡有句跟智能手機有關的教育名言: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她)一部智能手機吧。這句名言,竟然也適合於你。於是,再過十年,二十年,你的同學繼續富甲一方,而你,只能繼續抱著手機,看著手機裡的客戶端,買些東西,發點讚歎,偶爾搶個紅包,在群裡發幾張美女或者帥哥的圖片,然後,迅速刷新著朋友圈,偶爾點點贊,成為一個被手機套住的人。
朋友們,這個你,是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