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天熱,黃昏時分,我常常看出來閒逛,看看風景,吹吹涼風,順便鍛煉鍛煉自己。我住的地方,現在已經是蔬菜區了,所以,在蔬菜區裡有不少工人搭建棚的屋。每次出來散步,我都會看到一個中年漢子,帶著老婆孩子,在棚屋旁津津有味的喝湯吃飯。
那棚屋建在江邊,江邊還種著不少水竹,在水竹叢的旁邊,那中年漢子用幾塊木板做飯桌,然後讓孩子在上面鋪了一張報紙,他的婆娘就端來幾盤菜。我細心看了,那菜十分簡單:一盤炒花生、一盆絲瓜青蛤湯、幾片咸蘿蔔幹。一家三口每人端一大碗的干飯,就著清湯咸蘿蔔幹,吃得津津有味。

我站在旁邊看著他們吃飯,他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那個中年漢子端來一張椅子,招呼我坐:“我知道你是老師,來來,老師坐這裡,我有啤酒,你要不要喝一瓶?”我趕緊擺擺手:“不要不要,我已經吃過飯了,不過,我看你們吃得這麼有滋味,我很羨慕啊!”
那漢子撓撓頭說道:“羨慕啥呢,我們這是窮日子啊。”閒談中我知道,那中年漢子姓梁,是貴州人,他們在這裡打工已經好幾年了。為了節約,他們吃住都在蔬菜區,把剩下的錢都寄回老家。

“你們一天的伙食費要多少啊?”我指著他們的飯菜,笑著問道。
“我們三口人,一天的伙食費基本是五塊錢。”老梁也笑著回答道。
“三個人一天才五塊錢?!”我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是啊,五塊錢。”老梁見我吃驚的樣子,他就伸出手來,對我一一道來,“你看,我婆娘每天上街,就買兩塊錢的青蛤,或者順便帶一根咸蘿蔔幹回來,而絲瓜呢,基本都是我們菜場的東家給的,所以,除了青蛤和米,我們基本不花錢的。雖然有時也買一些豬肉,但平均下來,我們一天的伙食費差不多是五塊錢,但我們卻吃得飽,呵呵……”
老樑的賬實在而又滿足,看著老梁一家其樂融融的樣子,我不由心生敬意。

晚上回家看文章,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六十年代,有個上海的富家小姐,下放到鄉下掏糞,但每天中午回家,她依然會把自己洗乾淨,接著找一個爐子生火烤麵包,然後坐下來,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恬然地喝著下午茶。
看到這裡,我不禁感到震撼:這位上海小姐,在生活條件如此惡劣的情況,依然擁有自家的淡定和從容,也許,在她喝著下午茶的時候,她的心也像藍天白雲一樣純淨吧?而老梁呢,雖然一家三口也處在貧窮的邊緣,但是他卻能從容地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這不也是一種淡定和從容嗎?

我明白了,其實,這種淡定和從容,就是一種財富,這種財富藏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所以,哪怕他們處在貧窮的生活狀態,他們依然也能過得很“富有”。這種“富有”,來自他們的心靈深處,來自他們對生活的真正理解。
朋友們,這一種“富有”是否很有味道呢?其實,你也擁有這種“富有”,但你基本得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