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人的時候守住那張張口就說的嘴,
一個人的時候守住那顆浮躁亂竄的心。

群處守住嘴。
這是一句教人入世為人的俗語,其意也理解為:沉默是金。
飯可亂吃,但話不可亂說。這句話雖有些偏頗,但也可以從中看出來言語的重要性。
覆水難收的除卻情感還有……說出去的話。
人多的時候保持微笑,多听少言,即便言語,嘴都不要快過思維。
古人云:“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與別人相處時, 謹言慎行,不說不該說的活,也不做不該做的事。
免得授人以柄,招惹是非。
言由心出,智者慎言,該說則說,適時而言。
說話要把握住時機,要在適當的時機談論適當的事。

獨處守住心。
一個人必須學會獨處的能力。
與人交往,是看清世界,獨處卻是與自己交往,是看清自己。
靜坐常思己過,獨處,看自己能跟自己說多少真話,看自己能跟自己做多久的心靈交談。

《論語》說:吾日三省吾身。獨處一種修行,為的是……提高自己的境界。
誠於我心,以我為鏡。
每當夜深人靜時,獨自內觀其心,自己的真實面目就會浮現眼前。
經常反思,你就會覺得真我的顯現讓平時欺瞞你的假我原形畢露,
於此中你會羞愧難當,會真正善待靈魂深處的真我。
這樣形成一種習慣,你的境界就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獨處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
獨處時可以思考,可以回歸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應有的調節。
一個人沒有獨處的時間,則沒有靜下來的時刻,就難以給自己留下思考的時間。
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
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回歸自我。
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
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淨,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
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煉。
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

不論旁人如何在這是是非非的大千世界中作何選擇,
先要約束控制的也就只有自己,因為更多的時候管住自己總勝過約束他人。
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對外,有德;
對內,有思。
正所謂,外修懿德,內養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