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寺院裡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師傅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師傅說:“沒關係,吹走的淨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隻小鳥,在土裡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後向師傅報告說:“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師傅說:“急什麼,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師傅答:“衝就衝吧,衝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這大概是我初中看過的一篇故事,文章的題目叫《平常心》。那個時期的我最是天真爛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時候,看完這篇文章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美好而簡單的自然現象。如今,我已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迷茫時期,再看這篇文章,也就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和触動。

年輕氣盛的時候總是很注重眼前的得失,做事情的初衷是這件事對我有用,動力是做完之後我能收穫什麼,如果成功了,怡然自得,喜氣洋洋,假若失敗了,必是幾宿幾宿的夜不能寐,糾結自己的錯誤,感嘆命運的不公。年少無知的我們以為,這就是社會和家庭所要求的成長和奮鬥。
結果,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得失,成了整日焦慮的主要原因。我們以為,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簡單用成功和失敗來劃分;我們以為生活中除了我們應該做的,剩下的活動都毫無意義;我們以為你愛的人你就應該不顧一切地追求… …

好在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終在一點一滴中不斷成長,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復雜多變。以前看電視劇,總會驚嘆於電視劇情節的跌宕起伏和驚心動魄,現在我們逐漸明白生活遠比電視劇狗血。
我們也漸漸懂得,除了成功多金的生活方式值得稱讚,還有閒雲野鶴的閒適人生,還有自得其樂的知足人生,就連毫無目的的散漫人生,只要身處其中的人覺得開心,都是值得尊敬的。
我們也漸漸懂得,除了一些社會和家庭極力主張我們做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比如獨自一人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培養一個不為取得任何證書的愛好,看一些沒有任何名氣卻吸引自己的書籍……

我們也漸漸懂得,愛情中不只有浪漫,有甜言蜜語,有欣賞,有喜歡,
更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欺騙,陰差陽錯的誤會,家長無來由的阻撓。
而愛情也不是你勇敢追求就一定會得到的,也不是你真心付出就一定能如願所償的。
我們也漸漸懂得,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而在一切不可控的事情到來時,
我們如若都能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才是最為可貴的。這才是我們人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