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所以,總把人生過程中的高潮與低潮、得意與不得意,當作好壞的標準。
得意順利的時候就慶幸自己交好運;
不得意不順利的時候,就哀嘆倒霉。
其實,換一種角度看問題,就會明白,
逆境當前未必不好,順境當前也未必真好,就看我們如何面對、如何運用而定。

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人生的處境分為兩種:一是逆境,二是順境。
在逆境中,會感到壓力的逼迫,這時,要懂得一個“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實力,等待轉機出現;
在順境中,因為機遇與環境都有利於自己,這時就應該懂得一個“伸”字,乘風萬里,順應時機更上一步。
但是,“屈”、“伸”並不是絕對的。
有時,處於逆境需要“伸”字,處於順需要“屈”字。
樹高於林,風必摧之;人高於群,人必妒之。
這是人性叢林中的法則,生於世上的人不得不面對。
通常看來,“深藏若虛”的處世之道,會給人造成一種深不可測之惑,
其中隱含著忽明忽暗的道理,可以讓人隨時變被動為主動,從而起到“翻盤”的作用。

處世應當懂得收斂。唯物辯證法就是凡事要看到其兩面。
有陽必有陰,有正必有反,有好必有壞,有善必有惡。
各人都有自己的時運,應該對自己的時運心中有數,並不宜濫用陰謀,
以免弄巧成拙。冷靜、清醒的頭腦是值得我們所推崇的素養。
耐心等待自己時來運轉,不可輕舉妄動。
《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為人處世非有城府不足以立世,含蓄來自於自我控制的黑白轉化之功。
要做之事莫講出,說出的話莫照作,讓人無法掌握透視你的深淺,此為黑白不倒翁之法寶。

正如《菜根譚》所說:“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因為,“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做人一切隨緣,不要為難自己,
不要勉強他人,不和世界對立,不爭自然平安,
無欲當然清閒,心寬可享安樂,淡化一切煩惱,
心有一切就有,心空一切就空
心邪一切就邪,心正一切就正;
心亂一切就亂,心安一切就安,
一切為心來造,無心自然解脫,
人生計較多少,就有多少煩惱,
人生包容多少,就有多少歡樂。
最幸福的感受,就是有人惦念;
最真實的感動,就是有人心疼。
語言不在於華麗,而在於入心;
感情不在於熱烈,而在於真心。

情有冷暖,緣有聚散,惺惺相惜才能永遠愛有濃淡,心有真假,心心相印才有溫暖。
真心的付出,才有真情的收穫;用心的呵護,才有心靈的相守。
一生何求,只要有人知冷知暖,足夠!
都說做人難,做好人更難!人生,事難,情難,懂人更難。
做人還是糊塗些好,你還是你,他還是他,世界還是世界,誰也少不了什麼。
朋友之間,記住別人的好,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願天下的人能用加法愛人,用減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憂。
世間風景百態,能有幾處傾心駐足流連。
人海浮萍萬千,能有幾人是心靈棲息的家園。

緣就是緣,無需許下諾言;
份就是份,無需海枯石爛。
擁有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坦誠相見。
感情不在於距離,而在於真心交換。
推心置腹,才有以心溝通;
披肝瀝膽,才能風雨兼程。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
生活,哪能樣樣順心,
很多人,都不被我們認同;
很多事,都不由我們做主。
不和小人較真,因為不值得;
不和社會較真,因為較不起;
不和自己較真,因為不快樂
不和親人較真,因為傷和氣;
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價值;
不和現實較真,因為要繼續。

因為善良,所以寬容;
因為責任,所以承擔;
因為某種理由,所以願意妥協;
因為看輕,所以快樂;
因為看淡,所以幸福。
人生的某些困局,是挑戰更是機遇,在於你怎樣去正視和麵對。
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個人要想做出令人驚羨的成就,不想做難事是不行的。
有些人貪圖安逸,做事拈輕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費了心血多動了腦筋。
這樣想這樣做,怎麼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難事不難,只要肯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不妨敢於、樂於多做點難事大事,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必有所得。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坐著不動的人會被腳下的路面絆倒,可是他永遠也無法征服遠方。
他享受的是坐在椅子上的舒適,任何時候都不想虧待自己,但他永遠也不會看到外面風景的美麗。

成功者之所以能夠突出重圍,果斷地邁出第一步,是因為他們明白,
一個只有計劃的理想是毫無價值的;
失敗者之所以還沒開始就一敗塗地,就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計劃,卻一直沒有拿出有效的實際舉措。
一個擁有人生大志向的人,
他會願意從最不值一提的事情做起,在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和不起眼的事情上嚴格要求自己。
他會慢慢積蓄能量,直至突破自己即便失敗之花已開到繁盛,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瀰漫著濃郁的悲傷,成功也仍然隱藏在拐角的後面——只要一伸手就能捉到它。

除非你放棄了自己,否則你永遠不知道成功離你到底有多近。
我們的才華不會在逆境和挫敗中消磨殆盡,而會更加耀眼奪目。
當一個人願意付出和擔當的時候,是成長的開始;
當一個人能跳出事件客觀的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是具有大格局的開始;
當一個人能遷善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是成為卓越的人的開始;
當一個人學會照鏡子,向內看能夠反思自己時,是進步的開始;
當一個人能學會感恩生命所給予的一切時,是邁向幸福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