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是大年初六,很多回鄉的人要返程了。
當你堵在路上等著,或者坐在航站樓候著,或者躺在火車上搖著,會不會回想一下:這個年過得好嗎?
網絡上有那麼多人吐槽過年、害怕過年、逃避過年,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在眾人喧鬧的時候,你是投入其中,還是疏離孤單,或是被七姑八姨七嘴八舌問得心煩意亂?
如果你正在鬱悶煩躁,那麼,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的。

一到過年,沒有人不被問的。讀小學、中學的被問考得好嗎;讀大學的被問畢業後什麼打算;
工作了的被問收入怎樣、幾時買房;沒對象的被問幾時帶一個回家;
有對象的被問幾時能喝喜酒;
結了婚的被問幾時生小孩;
生了小孩的被問孩子出息嗎、成績幾何……於是,再次輪迴。
你生活中的一切都被探聽著、打量著、評價著,這就是不少人鬱悶煩躁的原因吧。
尤其是還有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的時候。
尤其是當你沒有照著做,就會惹人生氣、失望的時候。
尤其是那個生氣、失望的人還是你愛的人的時候。
你所感受到的鬱悶煩躁,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幾年,七姑八姨被妖魔化得厲害,有時會讓人忘了一個事實:
無論你受不受用,你的七姑八姨大多是在關心你。
是的,我不能排除:你身邊可能會有人故意戳你痛處;
你身邊可能會有人用挑剔的眼光評價你;
你身邊可能會有人以愛的名義控制你;
你身邊可能會有人認為TA永遠都對,你不聽TA的就是大錯特錯;
你身邊可能會有人誤以為TA就是宇宙中心,任何事情發展都不可以偏離TA的預期。
是的,我不能排除:你就是個倒霉孩子,外界的壓力太沉太重,壓得你喘不過氣。
但是,即使你所有的鬱悶煩躁都是其來有自,你仍然不能停留在鬱悶煩躁裡。

試想,假如有人詢問你,你就生氣;
假如有人評價你,你就生氣;
假如有人指責你,你就生氣……
你在心裡憤怒地大喊:可不可以不要這樣?!
你在心裡狠狠地發願,想要把這些人全都改一個模樣……
那麼,此時,請停下來反觀自己:你和那些你所討厭的、把自己當宇宙中心的人,有什麼兩樣呢?
你同樣也是在要求別人,按照你的意願說話、行事。
你同樣也是在試圖改造別人,要求他們都照顧你的感受、體會你的心情、圍繞著你運轉罷了。
如果你對別人的無理要求怒氣沖衝,那為什麼對自己的無理要求,卻沒有絲毫察覺和反思呢?
作為一個捍衛自由的人,你是不是應該承認:
別人也有問話的自由(無論是不是讓你不爽),
別人也有品評的自由(包括好評和差評),
別人也有堅持觀點的自由(即使和你的觀點完全相反)?
假若你不承認、不尊重別人的自由,那又有什麼立場捍衛你的自由呢?
想通了這一點,你的鬱悶煩躁大概已經消解了大半。
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都有自己的觀點。沒有人可以強迫你和TA統一。
所以,你也不可能強迫別人和你統一。
因此,捍衛自由,首要的就是學會容忍不同。
即使那些不同讓你感到不快、不悅、不適。這也就是胡適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原因。

最近,心理學的暢銷書大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領域。
“巨嬰”、“共生”、“偏執型人格”、“自戀型人格”等詞語常常會從普通人的嘴裡冒出來。
然而,用這些理論去批評別人的居多,分析自己的卻還很少。
是的,無論對任何人——包括你自己——來說,評價別人都是很容易的,而反思自我都是極端困難的。
只有當你足夠強大,你才會有勇氣用那面“照妖鏡”照一照自己。
反思你的鬱悶煩躁裡隱藏了多少願望,徒勞地想讓身邊所有人都和你想法一樣。
只有當你足夠強大,你才會生出更多的包容心,去接受: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樣子,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想法,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活法。
只要TA自由選擇,只要TA自願承擔後果,其實沒有什麼“不可以”。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權利。
只有當你足夠強大,你才會對自我有一個穩定的評價。
你不會因為旁人夸你幾句,就飄到天上去;
你也不會因為旁人貶你幾句,就沉沒在水底。
你會欣然地接受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
想想,倘若你的每一次決定都從未遭受過質疑,那你得過多麼庸常的生活,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啊。
以往許多年裡,我們都習慣了生活在別人的目光裡、口水里。
別人的評價左右著我們,時而幸福,時而悲傷,時而憤怒,時而失望。
可是,當我們足夠強大,就沒那麼在意別人的話。
我們會溫柔地理解:哦,原來你是這樣看的、這樣想的,我都明白了。
我們會溫和地堅持:無論如何,感謝上天讓我生而為人,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